[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51012.X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6 | 分类号: | H04W8/26;H04W12/06;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不同 网络 用户 标识 一致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家庭基站(Home NodeB)又称Femto,是一种低发射功率,小范围覆盖,以固定宽带接入网络为回程,主要面向家庭客户应用的家庭基站设备。设备发射功率小(最大功率20mW)、体积小,工作于授权频段,覆盖半径一般为5-20米,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高的业务速率并降低使用高速率服务时所需要的费用,同时,弥补已有分布式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的不足。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用户对无线带宽的需求在持续增加。迅速增长的用户数据流量使得3G运营商网络不堪重负,而传统的宏网建设扩容的方法远远跟不上数据流量的增长。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通过Femto部署3G网络的方式已越来越多的为运营商所接受。由于相当高比例的3G数据业务是在室内完成的,因此可通过Femto家庭基站来进行室内深度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3G宏站和室分系统容量无法满足数据量增长的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WLAN技术作为一种灵活的宽带无线IP接入方式,借助其接入速率高,架构使用便捷,系统费用低廉等特性,得到了业界的明确认可。对于数据业务爆炸性的增长,以及越来越高的带宽需求,传统的3G网络难以满足,而WLAN以其特有的高带宽的优势,支持用户以更高的速率访问数据业务。其次,使用WLAN作为数据业务的接入,可以分流传统3G网络的数据业务,减轻网络负担。可以作为3G网络的有力补充。
通过3G与WLAN对比发现, WLAN通过热点覆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但是不能很好的支持移动性的需求;而3G网络通过蜂窝小区实现连续覆盖,能够很好的支持移动性,在数据业务的速率方面,比WLAN网络要低很多。因此,将WLAN与3G网络进行融合,实现WLAN与3G网络优势互补,成为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趋势。
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对不同网络接入时IP地址的统一管理,不能确保互联网用户可以获取和手机号码一一对应的固定IP地址作为其在IP域的统一标识和被叫号码,从而不能保证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在核心网认证设备中增加IP映射关系表,实现了通过不同网络接入时终端IP地址的统一管理,保证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的一致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核心网的认证服务器预先设置IP映射关系表,所述IP映射关系表包括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用户名和IP地址,所述IMSI与所述用户名、所述IMSI与所述IP地址分别为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标识请求消息到终端,所述标识请求消息为终端接入的请求消息;
所述认证服务器接收终端的标识响应消息,所述标识响应消息为终端返回的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认证服务器解析所述标识响应消息,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IMSI或所述用户名;
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所述IMSI或所述用户名在预先设置的所述IP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IMSI或所述用户名相对应的IP地址;
所述认证服务器将所述IMSI或所述用户名相对应的IP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认证服务器预先设置了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方式,所述用户名为终端的手机号,用于确定用户身份,所述密码为用于验证用户合法性的随机验证密码。
其中,所述认证服务器接收终端的标识响应消息,包括:当终端支持EAP认证时,所述认证服务器接收所述终端的EAP认证响应消息;当终端不支持所述EAP认证时,所述认证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作为认证响应消息的手机号。
其中,所述认证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手机号之后,还包括: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用于验证用户的合法性的随机验证密码到所述终端,所述终端返回所述随机验证密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粉碎装置及生物质与煤混烧系统
- 下一篇:储水包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