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0575.7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禾晟能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冲蚀 玻璃 流量 观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观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领域的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
背景技术
在蒸汽冷凝水回收领域,通常需要用到流量观视器,用于流体流量观察和判断。如附图1和2所示,为传统的流量观视器的外部主视图和内部透视图。传统的流量观视器,包括一观视器本体10′,观视器本体10′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玻璃视窗11′,上述两面玻璃视窗11′之间形成一流体通道13′。用户通过该双面的玻璃视窗11′,就可以方便地观察到流过观视器的高温冷凝水的流动状态,对冷凝水的流量大小进行直观判断。通常,传统的观视器可适用于压力 1.6MPa;温度≤220℃的环境。
然而,该传统的流量观视器具有如下缺点:
一、传统的流量观视器,虽然可以耐高温,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流体经过流体通道13′时,会在玻璃封闭的流体通道13′内产生涡流现象,高温回旋的涡流不断冲刷玻璃视窗11′。玻璃视窗11′会很快侵蚀变薄,继而发生漏水或爆裂现象;
二,当玻璃视窗11′受到侵蚀变薄而开裂时,会在高压的蒸汽和冷凝水的冲击下喷射出来,容易对附近的人或设备造成伤害,非常危险。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流量观视器来解决上述传统的观视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克服传统的流量观视器容易损坏和不安全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包括有观视器本体,在该观视器本体中部两侧均设有玻璃视窗,该两面玻璃视窗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在所述观视器本体内部设有引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装置具有一内径相对较大的流体入口和一内径相对较小的流体出口,且该引流装置从该流体入口到该流体出口之间内径逐渐收缩,并且该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装置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观视器本体为碳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玻璃视窗的外侧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为螺旋式防护罩。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由于在观视器本体内部设有引流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流体通道内的涡流产生,从而减轻了高温冷凝水对玻璃视窗的侵蚀,使得玻璃视窗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减少了故障的发生。
其次,由于在玻璃视窗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只在需要观察的时候将其取下,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是将玻璃视窗罩住的,避免了玻璃视窗在日常运行中破裂时的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流量观视器的外部主视图;
图2为传统流量观视器的内部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的外部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的内部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观视器本体10、10′,玻璃视窗11、11′,流体通道13、13′,
引流装置14,流体入口141,流体出口142,防护罩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3,为本发明流量观视器的外部主视图。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包括有一观视器本体10,在观视器本体10中部两侧均设有玻璃视窗11。两侧玻璃视窗11的外侧分别设有一防护罩12。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流量观视器的内部透视图。本发明的安全型防冲蚀玻璃流量观视器,上述两面玻璃视窗11之间形成一流体通道13,且在观视器本体10内部设有一引流装置14。该引流装置14具有一内径相对较大的流体入口141和一内径相对较小的流体出口142。该引流装置14从流体入口141到流体出口142之间内径逐渐收缩,并且流体出口142位于流体通道13内。由于在观视器本体内部引流装置14的流体入口141和流体出口142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流体通道13内的涡流产生,从而减轻了高温冷凝水对玻璃视窗11的侵蚀。
在上述实施例中,观视器本体10可由碳钢制成,引流装置14可由不锈钢制成以更有效地抵抗高温冷凝水侵蚀。防护罩12为螺旋式防护罩以更有效的保护玻璃视窗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禾晟能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禾晟能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0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锡焊条
- 下一篇:一种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类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