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反激式结构为基础的电源转换装置及其电源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0559.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柯柏任;江云祺;陈佐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激式 结构 基础 电源 转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反激式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接收一交流输入电压,并且反应在一脉宽调变信号而对该交流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以产生并提供一直流输出电压;
一控制芯片,耦接该反激式电源转换电路,并反应于一电源供应需求而产生该脉宽调变信号以控制该反激式电源转换电路的操作;以及
一压流检测辅助电路,耦接该反激式电源转换电路与该控制芯片的一多功能检测引脚,用以在一第一检测阶段,辅助该控制芯片通过该多功能检测引脚以执行该交流输入电压的检测,并在一第二检测阶段,辅助该控制芯片通过该多功能检测引脚以执行一过温度保护的检测与一过电压保护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激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
一变压器,具有一主线圈、一次线圈与一辅助线圈,其中该主线圈的同名端用以接收该交流输入电压、该次线圈的同名端耦接至一安全地,而该辅助线圈的同名端则耦接至一危险地;
一功率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该主线圈的异名端,而其控制端则用以接收该脉宽调变信号;
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并提供一过电流保护检测电压给该控制芯片,而其第二端则耦接至该危险地;
一第一二极管,其阳极耦接该次线圈的异名端,而其阴极则用以产生该直流输出电压;
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而其第二端则耦接至该安全地;以及
一第二二极管,其阳极耦接该辅助线圈的异名端,而其阴极端则用以产生一直流系统电压给该控制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流检测辅助电路包括:
一第三二极管,其阴极耦接该辅助线圈的异名端;
一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而其第二端则耦接该多功能检测引脚;
一热敏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多功能检测引脚;
一第三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而其第二端则耦接至该危险地;
一第四二极管,其阳极耦接该辅助线圈的异名端;以及
一第四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而其第二端则耦接至该多功能检测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敏电阻为一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芯片包括:
一控制主体,用以作为该控制芯片的一操作核心,并且反应于该电源供应需求而产生该脉宽调变信号;
一第一检测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该多功能检测引脚,而其控制端则用以接收来自该控制主体的一第一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一检测开关反应在该第一控制信号而在该第一检测阶段导通;
一第二检测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该多功能检测引脚,而其控制端则用以接收来自该控制主体的一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二检测开关反应在该第二控制信号而在该第二检测阶段导通;
一电流检测电路,耦接在该第一检测开关的第二端与该控制主体之间,用以在该第一检测阶段,执行该交流输入电压的检测,并据以提供关联于该交流输入电压的变化的一第一检测结果给该控制主体;
一过温度保护单元,耦接在该第二检测开关的第二端与该控制主体之间,用以在该第二检测阶段的一第一子阶段,执行该过温度保护的检测,并据以提供一第二检测结果给该控制主体,其中该控制主体还反应在该第二检测结果而决定是否启动一过温度保护机制;以及
一过电压保护单元,耦接在该第二检测开关的第二端与该控制主体之间,用以在该第二检测阶段的一第二子阶段,执行该过电压保护的检测,并据以提供一第三检测结果给该控制主体,其中该控制主体还反应在该第三检测结果而决定是否启动一过电压保护机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芯片还包括:
一过电流保护单元,耦接该控制主体,用以在该电源转换装置操作的过程中,反应在该过电流保护检测电压而执行一过电流保护的检测,并据以提供一第四检测结果给该控制主体,
其中,该控制主体还反应在该第四检测结果而决定是否启动一过电流保护机制;以及
其中,该控制主体还反应在该第一检测结果以决定是否对启动该过电流保护机制的一过电流保护点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05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