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材料容器及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0364.3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东山直久;鸭志田理;沟达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材料 容器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材料容器及热交换器。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上下是指图1的上下。
背景技术
例如,以环境保护和汽车的油耗改善等为目的,提出了在等待信号灯等的停车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的汽车。
但是,在通常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若使发动机停止,则以发动机为驱动源的压缩机也会停止,因此,存在无法向蒸发器供给制冷剂(输送冷能的制冷剂),而使制冷能力急剧降低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考虑到,对蒸发器赋予蓄冷功能,当发动机停止而压缩机停止后,释放积蓄在蒸发器中的冷能从而使车室内冷却。
作为这种带蓄冷功能蒸发器,提出了一种带蓄冷功能蒸发器,该蒸发器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多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热交换管)相互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在所有通风间隙中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配置有封入了蓄冷材料的蓄冷材料容器,并且在剩余的通风间隙中配置有外翅片,蓄冷材料容器通过将两张金属板的周缘部彼此接合而形成,并且在设于两张金属板之间的蓄冷材料封入部内封入有蓄冷材料(参照日本特开2011-12947号公报)。
上述公报中虽未明示,但是为了在蓄冷材料容器内封入蓄冷材料,需要在蓄冷材料容器上形成蓄冷材料注入口,并且,在将蓄冷材料从蓄冷材料注入口通过而注入至蓄冷材料封入部内之后,将蓄冷材料注入口封闭。
然而,在上述公报记载的带蓄冷功能蒸发器中,为了在蓄冷材料容器上简单地形成蓄冷材料注入口,被认为简单的方式是在各金属板的周缘部分别设置外侧突出状半圆筒部,并且在半圆筒状部的两侧缘部设置向外凸缘,将向外凸缘彼此接合,从而形成圆筒状蓄冷材料注入口。另外,对于这种蓄冷材料注入口,还被认为通过在封入蓄冷材料之后向其内部压入圆柱状的塞子而将其封闭是简单的。
通常,构成上述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张金属板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与最终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两个金属模具,来对金属原料板施行冲压加工而制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避免在半圆筒状部的内周面、和在与形成于半圆筒状部的两侧缘上的外侧突出部之间的连接部上产生圆角。因此,当使两金属板组合时,在两金属板的由半圆筒状部构成的圆筒状蓄热材料注入口的内周面上会产生凹坑,其结果是,若仅向蓄热材料注入口内压入圆柱状的塞子,则有可能产生蓄热材料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封入在内部的蓄热材料发生泄漏的蓄热材料容器及使用该蓄热材料容器的热交换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以下方式构成。
1)一种蓄热材料容器,其通过将两张金属板的周缘部彼此接合而形成,并且在设于两张金属板之间的蓄热材料封入部内封入有蓄热材料,并具有封固部,该封固部通过将外侧突出筒状的蓄热材料注入口封闭而设置,该蓄热材料注入口形成在两张金属板的周缘部上,且用于将蓄热材料注入到蓄热材料封入部内,其特征在于,
封固部以在两金属板上分别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相互紧密接触的两个外侧突出片,两个外侧突出片通过将蓄热材料注入口压溃而形成,两个外侧突出片彼此通过厌气性粘接剂而粘接。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蓄热材料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厌气性粘接剂而粘接的两个外侧突出片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弯曲为截面V字状。
3)根据上述2)所述的蓄热材料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厌气性粘接剂而粘接的两金属板的外侧突出片在外侧突出片上的从金属板的周缘部突出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在多个位置上弯曲,相邻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不同。
4)根据上述1)所述的蓄热材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厌气性粘接剂为紫外线固化型,在一部分从两个外侧突出片彼此的接缝溢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固化。
5)一种用作带蓄冷功能蒸发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供输送冷能的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热交换管;和在内部封入有积蓄冷能的蓄冷材料的多个蓄冷材料容器,使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气化,蓄冷材料容器由上述1)所述的蓄热材料容器构成,蓄冷材料容器内的蓄冷材料通过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所具有的冷能而冷却。
6)根据上述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管为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扁平状,多个热交换管相互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并且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蓄冷材料容器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扁平状,在所有通风间隙中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配置有蓄冷材料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0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