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9874.9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耿延候;田洪坤;董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H01L51/30;H01L51/05;H01L5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溶性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有机 薄膜晶体管 | ||
1.一种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或式(II)结构:
其中,R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M为二价金属或含配体的三价以上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直链烷氧基、支链烷氧基、直链烷硫基或支链烷硫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4~C18的直链烷基、C4~C18的直链烷氧基或C4~C18的直链烷硫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辛基、己基、十二烷基、己氧基、辛氧基或辛硫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金属为Cu、Zn、Ni、Co或Pb;
所述含配体的三价以上金属为InCl、SbCl、MnCl、GaCl、AlCl、TiCl、TiO、VO、SnO或SnCl2。
6.一种可溶性酞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5,6-二烷基-1,3-二氢-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5,6-二烷氧基-1,3-二氢-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或5,6-二烷硫基-1,3-二氢-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与三乙胺、1,3,3-三氯异二氢氮杂茚在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
将所述滤液与对苯二酚、甲醇钠混合,反应后得到具有式(I)结构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
其中,R为烷基、烷氧基或烷硫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具有式(I)结构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后,还包括:
将所述具有式(I)结构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与二价以上金属盐在正戊醇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式(II)结构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
其中,M为二价金属或含配体的三价以上金属。
8.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设置有栅极的介电层和两端分别设置有漏电极和源电极的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
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复合于所述介电层上,所述介电层复合于所述基板上;或者所述介电层复合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所述半导体层复合于所述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将所述可溶性酞菁化合物配成溶液后制备薄膜,经退火、沉积电极,得到半导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的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三氯乙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代甲苯、甲苯、二甲苯、四氢萘或三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8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带照明装置的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