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49083.6 | 申请日: | 201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耿振民;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5 | 分类号: | G06F21/35;G06K7/00;H04L9/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计算机 安全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安全管理领域,涉及一种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使用数以万计的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享用应用软件,数据处理给我们提供信息化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如非法使用、病毒、恶意攻击等安全隐患始终威胁着政府、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具有涉密需求的相关组织的信息安全,用户数据急需安全保护,尤其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安全管理问题十分突出,用户迫切需要一种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为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系统由阅读器、应答器(或电子标签)和天线组成,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
RFID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FID标签根据其能量提供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被动型(Passive)、半主动型(Semi-Active)和主动型(Active)。被动型RFID标签由于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在诸多领域,而主动型RFID标签则少量应用于专门领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操作系统身份认证和文档保护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所述系统包括:管理端、至少两个客户端,至少两个用户电子标签,以及室内RFID电子标签,其中,每一个客户端包括一个RFID控制器,所述RFID控制器包括:125K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2.5G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RFID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和处理模块,通信模块;
所述管理端,用于登记用户信息,即个人信息和个人密码,以及与用户信息相对应的密钥表和文档安全策略,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姓名、身份证号或者工号;
所述125K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用于发射和接收125KHz用户电子标签中的射频信号;
所述2.5G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用于发射和接收2.5GHz的室内电子标签中的射频信号;
RFID识别模块,与所述125K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和2.5G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连接,用于识别125KHz的RFID射频发射接收模块和2.5GHz的RFID发射接收模块中的射频信号;
信息存储和处理模块,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密钥表和文档安全策略,和记录所述信息,以及处理返回的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与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
通信模块,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客户端通信;
客户端,与所述管理端连接,根据信息存储和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信号值执行和变更相应的安全策略。
优选地,所述存储的信息为以“1”表示探测到电子标签,且用户信息正确,以“0”表示未探测到电子标签或用户信息错误或不一致。
优选地,所述信息存储和处理模块会得到“11”、“10”、“01”和“00”四种信号值,两位的信号值前一位表示用户电子标签返回值,后一位标识室内电子标签返回值。
优选地,用户电子标签采用125KHz低频无源标签,与所述RFID控制器的有效距离为1.2m。
优选地,室内RFID电子标签采用2.5GHz高频有源标签,与所述RFID控制器的有效距离为15m。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S1,登记用户信息、与用户信息相对应的密钥表和文档安全策略,设置登录密码,领取用户电子标签;
S2,验证用户信息,安装客户端,并判断客户端是否安装成功;若安装失败,重新验证用户信息,重新安装客户端;若安装成功,初始化RFID控制器,写入用户信息,并下载所述密钥表和文档安全策略;
S3,检测125kHz的射频信号,验证用户信息是否是用户本人的,若判断是用户本人,继续执行下一步;
S4,进入基于RFID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发射2.5GHz的射频信号,根据返回的信号值判断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环境是否在公司内部,执行和变更安全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