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地线位置报警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48893.X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3121 | 代理人: | 王葶葶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线 位置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检修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检修作业时与三相短路式接地线配合使用的报警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短路式接地线是保障检修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为了防止检修设备突然带电,危及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在电力检修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会在检修设备两侧安装三相短路式接地线,电力检修工作结束后再拆除这些接地线。但是在大型检修现场、安装多组接地线的检修现场、夜晚视线不清的检修现场,工作人员很容易忘记拆除某个或者某些接地线,造成带接地线送电的重大事故。本发明是根据电力检修现场的实际需要,设计制作的一种接地线位置报警提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地线位置报警器,使用该报警器能及时提示操作人员接地线的位置,避免因未拆除接地线而造成的带接地线送电的重大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接地线位置报警器,其包括报警器、钕铁硼磁铁底座和性能试验插头;钕铁硼磁铁底座固定在三相短路式接地线的接地端;报警器包括绝缘壳体和报警器电路;绝缘壳体的底面上固定有与钕铁硼磁铁底座相匹配的铁块,绝缘壳体上开有充电/性能试验插口,绝缘壳体上还固定有振荡延时电路的延时调整按钮、光敏元件、发光器件和发声器件;使用时,只要将铁块置于钕铁硼磁铁底座;壳体内分布有电路,电路包括电池、干簧继电器S2、包括充电/性能试验插口的充电电路、包括性能试验开关S1的性能试验电路、电池电量显示电路、振荡延时电路、开关电路、由光敏元件控制的光控发光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发光器件的发光电路、声音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包括发声器件的发声器;电池的正极逆接充电电路的二极管VD1后,连接在充电电路的充电/性能试验插口的正极,电池的负极直接连接在充电电路的充电/性能试验插口的负极;性能试验开关S1为充电/性能试验插口内部的一个常闭触点,性能试验插头插在充电/性能试验插口的无电插口时,顶开性能试验开关S1的触头;电池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池电量显示电路、振荡延时电路、光控发光信号产生电路和声音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池的负极通过干簧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后连接在电池电量显示电路、振荡延时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开关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在振荡延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光控发光信号产生电路、发光电路、声音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发声器的电源输出端;光控发光信号产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发光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声音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发声器的电源输入端;性能试验电路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的负极,另一端分两路,一路分别连接在电池电量显示电路、振荡延时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另一路连接在光控发光信号产生电路、发光电路、声音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发声器的电源输出端。
上述所述的性能试验电路由性能试验开关S1、二极管VD2和二极管VD3组成;性能试验开关S1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的负极,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逆接二极管VD2后分别连接在电池电量显示电路、振荡延时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另一路逆接二极管VD3后连接在光控发光信号产生电路、发光电路、声音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发声器的电源输出端。
上述所述的电池电量显示电路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P1、三极管VT1和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1串联后分别连接在干簧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上和二极管VD2的正向端,电阻R2一端连接在电阻R1和电位器RP1之间的连线上,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发射基顺接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3后分别连接在干簧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上和二极管VD2的正向端;发光二极管LED1固定在绝缘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供电公司,未经保定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