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铕铽铍聚合物的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546.7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琴;张九丽;郝晓东;贾虎生;刘旭光;许并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30/04;C07F5/00;C07F3/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铕铽铍 聚合物 白光 荧光粉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铕铽铍聚合物的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氯化铕、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氯化铽、邻氨基苯甲酸、十一烯酸、硫酸铍、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无水甲醇、二甲基亚砜、去离子水、氮气,其制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为计量单位
氯化铕 EuCl3 0.3664 g ± 0.0001 g
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C8H5F3O2S 0.4444 g ± 0.0001 g
氯化铽 TbCl3 0.3734 g ± 0.0001 g
邻氨基苯甲酸 C7H7NO2 0.4114 g ± 0.0001 g
十一烯酸 C11H20O2 0.9214 g± 0.0001 g
硫酸铍 BeSO4·4H2O 0.1771 g ± 0.0001 g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C13H9NOS 0.2273 g ± 0.0001 g
α-甲基丙烯酸 C4H7O2 0.0845 mL ± 0.0001 mL
氢氧化钠 NaOH 2 g ± 0.0001 g
偶氮二异丁腈 C8H12N4 0.0074 g ± 0.0001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C5H8O2 1.6 mL ± 0.1 mL
无水乙醇 CH3CH2OH 1000 mL ± 1 mL
无水甲醇 CH3OH 500mL ± 1mL
二甲基亚砜 C2H6OS 5 mL ± 0.1 mL
氮气 N2 10000 cm3 ± 100 cm3
去离子水 H2O 200 mL ± 0.1 mL
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溶液
① 配制氯化铕乙醇溶液
称取氯化铕0.3664 g ± 0.0001 g,量取无水乙醇5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成0.2 mol/L的氯化铕乙醇溶液;
② 配制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乙醇溶液
称取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0.4444 g ± 0.0001 g,量取无水乙醇10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成0.2 mol/L的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乙醇溶液;
③ 配制氯化铽乙醇溶液
称取氯化铽0.3734 g ± 0.0001 g,量取无水乙醇5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成0.2 mol/L的氯化铽乙醇溶液;
④ 配制邻氨基苯甲酸乙醇溶液
称取邻氨基苯甲酸0.4114 g ± 0.0001 g,量取无水乙醇15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成0.2 mol/L的邻氨基苯甲酸乙醇溶液;
⑤ 配制硫酸铍水溶液
称取硫酸铍0.1771 g ± 0.0001 g,量取去离子水5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超声振动器振动30 min,成0.2 mol/L的硫酸铍水溶液;
⑥ 配制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甲醇溶液
称取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0.2273 g ± 0.0001g,量取无水甲醇20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超声振动器振动30 min,成0.05 mol/L的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甲醇溶液;
⑦ 配制十一烯酸乙醇溶液
称取十一烯酸0.9214 g±0.0001 g,量取无水乙醇25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成 0.2 mol/L的十一烯酸乙醇溶液;
⑧ 配制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2 g ± 0.0001 g,量取无水乙醇50 mL ± 0.1 mL,置于烧杯中,搅拌器搅拌5 min,成1 mol/L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2)制备铕红光配合物
制备铕红光配合物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滴加溶液过程中完成的;
① 将三口烧瓶置于电热套上,在三口瓶上部插入滴液漏斗、搅拌器、酸碱度计;
② 量取十一烯酸乙醇溶液15 mL ± 0.1 mL 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启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温度为50oC± 1oC, 并搅拌;
③ 将氯化铕乙醇溶液5 mL ± 0.1 mL 加入到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时间为5 min;
④ 将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 mL ± 0.1 mL 加入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调节pH值为4.5-5.5,反应时间30 min;
⑤ 将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乙醇溶液10 mL ± 0.1 mL,加入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调节pH值为6.5-7.0;
⑥ 继续反应180 min,在加热、搅拌、滴加溶液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式如下:
式中:Eu(C8H5F3O2S)2(C11H19O2)3 : 铕红光配合物,NaCl : 氯化钠
⑦ 停止加热、搅拌,使反应溶液随瓶冷却至25oC,并沉淀,得反应溶液;
⑧ 抽滤,将反应溶液置于抽滤瓶上的布氏漏斗中,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得产物滤饼,废液抽至滤瓶中;
⑨ 洗涤、抽滤,将产物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50 mL,搅拌洗涤5 min,然后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洗涤、抽滤重复进行3次,得产物滤饼;
⑩ 真空干燥,将产物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60oC,真空度-0.08 Mpa,干燥时间6 h, 干燥后得:铕红光配合物;
(3)制备铽绿光配合物
制备铽绿光配合物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滴加溶液过程中完成的;
① 将三口烧瓶置于电热套上,在三口瓶上部插入滴液漏斗、搅拌器、酸碱度计;
② 量取十一烯酸乙醇溶液10 mL ± 0.1 mL,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启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温度为50oC± 1oC, 并搅拌;
③ 将氯化铽乙醇溶液5 mL ± 0.1 mL 加入到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时间为5 min;
④ 将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 mL ± 0.1 mL 加入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调节pH值为5.5-6.5,反应时间30 min;
⑤ 将邻氨基苯甲酸乙醇溶液15 mL ± 0.1 mL,加入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pH值为6.5-7.0;
⑥ 继续反应180 min,在加热、搅拌、滴加溶液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Tb(C7H6NO2)3(C11H20O2)2 : 铽绿光配合物
⑦ 停止加热、搅拌,使反应溶液随瓶冷却至25oC,并沉淀,得反应溶液;
⑧ 抽滤,将反应溶液置于抽滤瓶上的布氏漏斗中,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得产物滤饼,废液抽至滤瓶中;
⑨ 洗涤、抽滤,将产物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50 mL搅拌洗涤5 min,然后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洗涤、抽滤重复进行3次,得产物滤饼;
⑩ 真空干燥,将产物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60oC,真空度-0.08 Mpa,干燥时间6 h, 干燥后得:铽绿光配合物;
(4)制备铍蓝光配合物
制备铍蓝光配合物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滴加溶液过程中完成的;
① 将三口烧瓶置于电热套上,在三口瓶上部插入滴液漏斗、搅拌器、酸碱度计;
② 量取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甲醇溶液20 mL ± 0.1 mL 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启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温度为50oC ± 1oC,并搅拌;
③ 将硫酸铍水溶液5 mL ± 0.1 mL 加入到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1 mL/min,边滴加边搅拌,时间为5 min;
④ 将α-甲基丙烯酸0.0845 mL ± 0.0001 mL,用微量进料器加入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为0.01 mL/min,继续反应时间10 min;
⑤ 将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 mL ± 0.1 mL 加入滴液漏斗中,并滴加搅拌,滴加速度为1 mL/min,调节pH值为8-9,出现黄绿色沉淀,继续反应180 min,在加热、搅拌、滴加溶液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Be(C13H8NOS)(C4H6O2) : 铍蓝光配合物,Na2SO4 : 硫酸钠
⑥ 停止加热、搅拌,使反应溶液随瓶冷却至25oC,并沉淀,得反应溶液;
⑦ 抽滤,将反应溶液置于抽滤瓶上的布氏漏斗中,用微孔滤膜抽滤,滤膜上得产物滤饼,废液抽至滤瓶中;
⑧ 洗涤、抽滤,将产物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50 mL搅拌洗涤5 min,然后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洗涤、抽滤重复进行3次,得产物滤饼;
⑨ 真空干燥,将产物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60oC,真空度-0.08 Mpa,干燥时间6 h,干燥后得:铍蓝光配合物;
(5)制备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
制备是在四口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水浴、水循环冷凝、氮气保护下完成的;
① 将四口烧瓶置于水浴缸上,水浴缸内的水浴水要淹没四口烧瓶体积的4/5,在四口烧瓶上部由左到右依次插入氮气管、滴液漏斗、搅拌器、水循环冷凝管;
② 按化学物质量比0.015:0.05:0.03分别称取铕红光配合物0.1724 g ±0.0001 g、铽绿光配合物0.0469 g ± 0.0001 g、铍蓝光配合物0.0064 g ± 0.0001 g;
称取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0.0074 g ± 0.0001 g;
量取甲基丙烯酸甲酯1.6 mL ± 0.1 mL;
量取二甲基亚砜5 mL ± 0.1 mL;
将以上物质加入烧杯中,然后置于超声振动器中,振荡分散溶解30 min,成澄清混合溶液;
③ 将混合溶液加入四口烧瓶中;
④ 开启电加热器,使水浴缸及四口烧瓶内温度升高至75oC± 1 oC,并恒定;
⑤ 开启氮气阀,向四口烧瓶输氮气,氮气输入速度25 cm3/min;
⑥ 开启水循环冷凝管,进行水循环冷凝;
⑦ 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 h;
⑧ 然后停止输入氮气、停止水循环冷凝、停止搅拌,继续在加热75oC ± 1oC状态下反应48 h;
⑨ 在加热、搅拌、水循环冷凝、氮气保护下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
n:聚合度230
反应后成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甲醇5 mL,生成絮状白色沉淀,静置1 h,使其完全沉淀;
用剪刀将沉淀物剪碎;
无水甲醇洗涤、过滤,将剪碎的沉淀物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甲醇50 mL,搅拌、洗涤5 min;然后用微孔滤膜进行过滤;洗涤、过滤重复进行3次;
真空干燥,将洗涤过滤后的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80oC,真空度-0.08 Mpa,干燥时间24 h;干燥后成白色粉末;
研磨、过筛,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用玛瑙研钵、研棒研磨,然后用600目筛网过筛,研磨、过筛反复进行,得终产物: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
(6)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的形貌、色泽、化学物理性能、发光性能进行检测分析;
① 用XRD-5000 X射线衍射仪进行形貌分析;
② 用Hitachi 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荧光分析;
结论: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为白色粉体,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色坐标为x=0.3218、y=0.3332,位于白光区;
(7)产物储存
对制备的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储存于棕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密闭避光保存,要防水、防晒、防酸碱盐侵蚀,储存温度20oC,相对湿度≤ 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含铕铽铍聚合物白光荧光粉是在四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水浴、水循环冷凝、氮气保护下完成的;
电控器(1)的上部为水浴(7),水浴缸(7)内为水浴水(8),在水浴缸(7)上部为四口烧瓶(9),水浴水(8)要淹没四口烧瓶体积的4/5;在四口烧瓶(9)上部由左到右依次装有氮气管(10),滴液漏斗(11)及控制阀(12),搅拌器,水循环冷凝管(14)及进水口(15),出水口(16),出气口(17);在电控器(1)的控制台上设有显示屏(2)、指示灯(3)、电源开关(4)、加热温度调控器(5)、搅拌调控器(6);在电控器(1)的左部设有氮气瓶(19),氮气瓶(19)联接氮气阀(18),氮气管(10);在四口烧瓶(9)内为反应溶液(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5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诱捕野生乌梢蛇的饵料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和除臭效果的猪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