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463.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赵振林;杨永刚;刘生伟;赵义;杨桂平;李文军;景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铜 光谱 标准 样品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主要用于对Hpb59-1铅黄铜中七个元素的分析和检测;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铅黄铜具有强度高,组织致密均匀,耐蚀性好,切削、钻孔等机加工性能极佳,且具有加工铜屑均匀细小、加工表面光洁,切削性能优异等特点,适用加工精密仪表的零部件。随着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铅黄铜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而且,人们对于铅黄铜的质量要求日益增高,对铅黄铜的元素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GB/T5321-2001产品标准)含有Pb、Fe、Bi、Sb、P、Al六种元素,不能满足Hpb59- 1铅黄铜及其它铅黄铜的分析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用于Hpb59-1铅黄铜、HPb60-1铅黄铜、H63-3铅黄铜的分析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铜合金中含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元素:
Cu:57.0~65.0%,Pb:0.31 ~3.30%,Fe:0.060~0.85%,Bi:0.0009~0.0068%,Sb :0.0030~0.0230%,P: 0.006~0.045%,Al :0.09~0.68%, Ni 0.20~1.50%,Zn为余量。
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备料:以纯金属铜、Cu-Fe、Cu-Bi、Cu-Sb、Cu-P、Cu-Al、Cu-Ni、纯Pb、纯Zn为原料,并按所述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计算配料。
由于Ni、Fe高熔点难熔,Al具有放热性,均用铜基中间合金为加入原料。
(2)熔炼:采用高频炉,烘炉后,先加入纯金属铜及覆盖剂,升温使纯金属铜熔化,并使覆盖剂的厚度不低于100mm;再在搅拌下依次加入Cu-Ni、Cu-Bi、Cu-Fe、Cu-Sb、Cu-P中间合金并依次熔化,充分搅拌使其分布均匀,扒渣,升温至1130~1170℃,加入Cu-Al合金,搅拌使其充分熔化;加入纯金属Pb,搅拌使其充分熔化;浇注前加入纯金属Zn,充分搅拌,使各元素均匀分布在铜液中;
由于合金Cu-Al具有放热特性,须在温度到达1130~1170℃时,方可放入炉中,以覆盖剂盖好然后充分搅拌,使铝均匀溶解在铜液中;纯金属Zn极易挥发,在浇注前加入,以减少Zn的损耗;铅的熔点低且是纯金属,因而最后加入。
(3)铸锭:将熔化的铜合金注入铁模中铸成圆锭;浇注温度为1170℃~1200℃。为了防止铜液迸溅及铸锭的组织致密,浇注前使铁模温度保持在100℃~150℃。
(4)均匀化处理:将经均匀性检验的圆锭放入均热炉中进行均匀化处理;均热炉的温度为830~860℃,保温时间0.5~1小时;
(5)挤压、车皮:将经均匀化处理的圆锭挤压、车皮,得到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
本发明的铅黄铜标样中,各元素成分分布均匀,含量准确,组织结构致密;本标样中主成分Pb的含量有阶梯性,且各元素具有良好的分布性,可在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分析。本发明的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中增加了Ni元素,可以满足铅黄铜化学成分分析和控制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的制备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以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H59-1为例,H59-1是铜基合金中铅黄铜的一种,其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规定:Cu 57.0~65.0、Pb 0.8~1.9、Fe≤0.5、Bi≤0.003、Sb≤0.02、P≤0.02、Al i≤0.5 Ni≤1.0 其他杂质≤0.3、Zn为余量。
实施例1、铅黄铜光谱标准样品H59-1-1的制备
(1)备料:以50Kg投炉计算。纯金属铜29.5Kg,Cu-Fe(6%)7.083Kg,Cu-Bi(20%)0.00225Kg,Cu-Sb (50%)0.003Kg,Cu-P(10%)0.225Kg,Cu-Al (32.2%)1.056Kg,Cu-Ni(21.23%)3.533Kg,纯Pb 0.31Kg、纯Zn 8.2878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计量控制电表箱
- 下一篇:一种LED防水柔性灯带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