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纱机下肖隔距规及细纱机下肖隔距调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058.6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继刚 |
主分类号: | D01H5/70 | 分类号: | D01H5/70;D01H5/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73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隔距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纱机下肖隔距规,是一种纺织厂中用于保证细纱机下肖隔距准确统一的量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细纱机下肖隔距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纺织厂细纱机的下肖有了很多改进,下肖平台减小,上托弧面加长,凸缘减小,阶梯差增加,使下胶圈的弹性更能得到体现。下肖的改进主要是减少了纤维对胶辊的反包围弧,与上胶圈的接触面加宽,使胶圈中部压力增强,纤维变速点靠前,对纤维的控制力加强。只有下肖隔距做到准确统一,才能把下肖的纺纱优点体现出来。而目前纺织厂细纱机在更换下肖时,主要是凭经验和目测下肖的位置是否合适,再加上下肖位置是否合适还与中罗拉滑块前面凹槽做的是否规范有关,所以下肖隔距很难准确统一,不能更好的把下肖的纺纱优点体现出来。导致纱线断头多、锭差多,增加了挡车工的看台难度,从而生产效率低、纺纱质量也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整台细纱机的下肖隔距准确统一的隔距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细纱机下肖隔距规,其特殊之处是,所述隔距规为“L”形,其内侧面均为平面,在其中一个内侧平面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槽,所述槽的长度小于细纱机的前罗拉与中罗拉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并大于细纱机下肖的宽度,所述槽的靠近另一个内侧面的槽边距该内侧面的距离大于等于细纱机中罗拉的半径,所述槽的槽底为平面。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是将所述下肖隔距规卡在细纱机的前罗拉与中罗拉之间,其带有槽的内侧面与前罗拉和中罗拉的上部紧密贴合,其另一内侧面与中罗拉的侧面紧密贴合,通过塞尺校核下肖的上表面与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调整下肖使整台细纱机的下肖隔距一致。纺制不同的纱线,规定下肖的上表面与隔距规的标准距离不同。在纺制纱线时,可以把整台车统一用下肖隔距规卡在细纱机的前罗拉与中罗拉之间,使下肖隔距规带有槽的内侧面与前罗拉和中罗拉的上部紧密贴合,其另一内侧面与中罗拉的侧面紧密贴合,然后用与纺制此纱线相匹配的塞尺都校核一遍,使整台车的下肖隔距统一。若空隙大,则垫高下肖,若空隙小,则锉低下肖位置, 使标准距离都达到塞尺的大小,从而保证整台细纱机的下肖隔距准确统一。
为了便于校核,所述槽的槽深为4-6mm。
一种细纱机下肖隔距调整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下肖隔距规进行调整,所述下肖隔距规为“L”形,其内侧面均为平面,在其中一个内侧平面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槽,所述槽的长度小于细纱机的前罗拉与中罗拉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并大于细纱机下肖的宽度,所述槽的靠近另一个内侧面的槽边距该内侧面的距离大于等于细纱机中罗拉的半径,所述槽的槽底为平面,将所述下肖隔距规卡在细纱机的前罗拉与中罗拉之间,其带有槽的内侧面与前罗拉和中罗拉的上部紧密贴合,其另一内侧面与中罗拉的侧面紧密贴合,通过塞尺校核下肖的上表面与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调整下肖使整台细纱机的下肖隔距一致。
为了方便利用塞尺进行校核,所述槽的槽深为4-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下肖隔距规来统一校核整台车的下肖隔距,能把下肖的纺纱优点体现出来,减少了锭差,减少了断头,提高了条干,减少了细节与粗节,大大提升了纺纱质量,并且减轻了挡车工的看台难度,大大节约了下肖隔距的调整时间,提高了设备运转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中:1、前罗拉,2、下肖隔距规,3、下肖,4、塞尺,5、中罗拉,6、后罗拉,7、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4所示,一种细纱机下肖隔距规,所述下肖隔距规为“L”形,其内侧面均为平面,在其中一个内侧平面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槽7,所述槽7的长度小于细纱机的前罗拉1与中罗拉5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并大于细纱机下肖3的宽度,所述槽7的靠近另一个内侧面的槽边距该内侧面的距离大于等于细纱机中罗拉5的半径,所述槽7的槽底为平面。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简单性及使用的可靠性和方便性,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述槽7的槽深可为4-6mm。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是将所述下肖隔距规2卡在细纱机的前罗拉1与中罗拉5之间,其带有槽7的内侧面与前罗拉1和中罗拉5的上部紧密贴合,其另一内侧面与中罗拉5的侧面紧密贴合,通过塞尺4校核下肖3的上表面与槽7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调整下肖3使整台细纱机的下肖隔距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继刚,未经宋继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驱蚊功能的涤纶PE面料
- 下一篇:铝电解用上部导气及集气型阳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