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层合金基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039.3 | 申请日: | 200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S.伯格斯特龙;克里斯.J.肖特;马克.A.塔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ATI资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4 | 分类号: | B23K20/04;B23K20/227;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层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包层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形成一种包含置于基片材料板上的包覆材料板的焊接组件,基片材料和包覆材料两者各选自合金,其中,在焊接组件中包覆材料板的周边边缘不延伸到该基片材料板的周边边缘,因此在周边边缘之间形成连续的余量,其中,一种在热轧温度其热强度大于包覆材料的合金材料置于余量内,并形成邻近和完全围绕包覆材料板的周边边缘的框架,并且其中包覆材料板的表面与该框架的表面基本上呈同平面;
热轧该焊接组件以形成热轧带材,其中该框架阻止该包覆材料在热轧操作期间伸展超出该基片材料,且
其中,其热强度大于包覆材料的合金材料是基片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覆材料板置于基片材料板的表面上所形成的凹座中,以致该基片材料板的突出部分限定了该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铸造、锻造、机加工和材料去除工艺而在基片材料板的表面中形成凹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基片材料选自不锈钢和碳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基片材料选自T-316L不锈钢、T-316不锈钢、T-304L不锈钢和T-304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覆材料选自镍、镍合金、铜、铜合金和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覆材料选自UNS N02200镍、UNS N02201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余量内的其热强度大于包覆材料的合金材料选自不锈钢、镍基超级耐热合金和钴基超级耐热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余量内的其热强度大于包覆材料的合金材料选自T-316L不锈钢和T-304不锈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任选的对热轧带材进行退火;和
将该热轧带材冷轧成具有所需尺寸的包层带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焊接组件还包括将在余量中的所述合金材料焊接到包覆材料板和基片材料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热轧带材冷轧成具有所需尺寸的包层带材,其包括二个或多个冷轧步骤,其中该冷轧带材是在冷轧的连续步骤中间进行退火。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层产品是双-包层产品,并且该焊接组件包含两块包覆材料板,该包覆材料板之一置于该基片材料板的每一个相对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覆材料是UNSN02201镍,该基片材料是T-316L不锈钢,并且置于余量中的所述合金材料选自T-316L不锈钢和T-304不锈钢。
15.一种制备包层不锈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热轧焊接组件以形成热轧带材,该焊接组件包含焊接到合金包覆材料板上的不锈钢板,该包覆材料板置于不锈钢板表面的凹座中,以致该不锈钢板的突出部分限定了该凹座并围绕包覆材料板的整个周边边缘,其中在焊接组件中包覆材料板的表面与不锈钢板的突出部分的表面基本呈同平面,且其中该不锈钢板的突出部分在热轧期间阻止合金包覆材料伸展超出不锈钢的边缘,且在热轧温度合金包覆材料的热强度低于不锈钢的热强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不锈钢板由选自T-316L不锈钢、T-316不锈钢、T-304L不锈钢和T-304不锈钢的材料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覆材料选自镍、镍合金、铜、铜合金和不锈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包层产品是双-包层产品,并且该焊接组件包含两块合金包覆材料板,每块包覆材料板包括周边边缘,每块包覆材料板置于该不锈钢板每一相对表面上的凹座中,以致在该不锈钢板每一相对表面上的不锈钢板的突出部分限定了在不锈钢特定表面上的凹座并围绕在凹座内的包覆材料板的整个周边边缘,其中,在焊接组件中每一包覆材料板的表面与围绕该包覆材料板的不锈钢板的突出部分的表面基本呈同平面,且其中在热轧温度合金包覆材料的热强度低于不锈钢的热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TI资产公司,未经ATI资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0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