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014.3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谢长江;唐利平;顾利波;张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20 | 分类号: | E05B65/2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锁 拉线 部件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轿车也已逐渐普及到人们生活里,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而其中,汽车门锁是保障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现有的汽车门锁,拉线通过连接板与锁止部件相连,拉线的L型端头穿过连接板上的通孔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与锁止部件相连接,从而锁止部件与拉线相连;然而,由于拉线的端头仅仅是插入在连接板上的通孔中,而没有进行固定,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当遇到剧烈的颠簸、振动或者冲击时,拉线的端头容易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跳动,使得拉线的端头脱离连接板上的通孔,从而造成锁止功能的失效,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以解决拉线的端头易脱离,造成锁止功能失效,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包括拉线与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上开有通孔,且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拉线一端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包括卡头及设置于卡头上下两端的上限位挡块、下限位挡块,所述卡头为削边圆柱形结构,其包括左边矩形结构的削边面及右边圆弧形结构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通孔相匹配,所述卡头左右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通孔的开口距离,且其前后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通孔的开口距离,卡头卡合于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端头为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限位挡块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头与上限位挡块、下限位挡块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易于实现,其通过上限位挡板和下限位挡板实现了轴向限位,且通过卡头与通孔配合卡接,实现了径向限位,有效防止了拉线的端头从锁止部件的连接板上的通孔中脱离,从而增强了拉线与锁止部件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卡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拉线;2、卡头;3、上限位挡块;4、下限位挡块;5、通孔;6、开口;7、连接板;8、削边面;9、贴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卡头的横截面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锁的拉线与锁止部件配合结构,包括拉线1与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与连接板7相连,所述连接板7上开有通孔5,且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开口6,所述拉线1一端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为工字型结构,其包括卡头2及设置于卡头2上下两端的上限位挡块3、下限位挡块4,所述上限位挡块3、下限位挡块4、卡头2为一体结构,所述下限位挡块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卡头2为削边圆柱形结构,其包括左边矩形结构的削边面8及右边圆弧形结构的贴合面9,所述贴合面8与通孔5相匹配,所述卡头2左右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通孔的开口距离,且其前后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通孔的开口距离,卡头2卡合于通孔中。
装配时,由于卡头2左右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通孔5的开口6距离,因此将拉线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使得端头的卡头2正好能从通孔5的开口6中进入,卡入后,再反向旋转拉线1,由于卡头2前后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通孔5的开口6距离,因此,使得卡头2紧紧的卡合于通孔5中,且由于上限位挡块3、下限位挡块4的设置,有效起到了轴向限位的作用,从而将拉线1的端头紧固于连接板7上的通孔中,增强了拉线1与锁止部件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坯射钉枪
- 下一篇:双金属复层圆坯电磁连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