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底水封堵堵剂体系以及底水封堵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933.9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杰;刘巍;宋岱锋;薄纯辉;吕西辉;田玉芹;陈伟;张光焰;张代森;曹嫣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42 | 分类号: | C09K8/42;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予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井底 水封 堵堵剂 体系 以及 底水 封堵 工艺 | ||
1.一种水平井底水封堵堵剂体系,所述水平井包括常规水平井和热采水平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剂体系包括无机沉淀型体系、聚硅体系、聚合物冻胶体系、N2泡沫体系及温敏凝胶体系;
对于常规水平井,依据油藏温度,所述底水封堵剂体系由无机沉淀型体系和聚硅体系或无机沉淀型体系和聚合物冻胶体系组成;对于热采水平井,依据蒸汽驱或蒸汽吞吐后地层内温度,所述底水封堵剂体系由无机沉淀型体系和N2泡沫体系或无机沉淀型体系和温敏凝胶体系组成;
对于常规水平井,分两段塞注入,所述无机沉淀型体系与聚硅体系或聚合物冻胶体系的体积比为1∶3-3∶1;对于热采水平井,分两段塞注入,所述无机沉淀型体系与N2泡沫体系或温敏凝胶体系的体积比为1∶3-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底水封堵堵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沉淀型体系为浓度5-35wt%的水玻璃溶液;所述聚硅体系为浓度1-5wt%的聚硅高分子材料溶液,聚硅高分子材料优选聚硅酸甲酯;
所述聚合物冻胶体系为0.15wt%-1.00wt%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
所述N2泡沫体系为发泡剂、N2和蒸汽组成的体系;其中N2伴注蒸汽,N2段塞与发泡剂段塞体积比为2∶1-1∶3,优选段塞体积比例为1∶1;所述发泡剂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或非离子型发泡剂,优选采用阴离子型发泡剂;发泡剂配制成浓度为0.1-1.0wt%的溶液,优选浓度为0.5wt%;
所述温敏凝胶体系为0.5-15wt%纤维素醚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底水封堵堵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纤维素醚或甲基乙基纤维素醚;所述发泡剂为磺酸盐型、羧酸盐型或C2C4的不饱和烃型;不饱和烃优选乙烯、丙烯;磺酸盐型优选十二烷基磺酸钠、C5-C10的全氟烷基磺酸钠或烷基苯磺酸钠;羧酸盐型优选十二烷基甘油醚羧酸盐、醇醚羧酸盐或聚氧乙烯基羧酸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底水封堵堵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N2伴注蒸汽与发泡剂采用交替注入或地面混合后注入;所述蒸汽注入速度120-200t/d,N2注入速度900-1200Nm3/hr,发泡剂注入速度0.5-2.5L/min。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水平井底水封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明确出水点的基础上,使用机械封隔器卡封在出水点两端后,注入环空化学封隔器,以保证注入的选择性;
(2)根据水平井所处油藏的温度选择堵剂体系:对于常规水平井所述底水封堵剂体系由无机沉淀型体系和聚硅体系或聚合物冻胶体系组成,依据油藏温度进行选择,油藏温度大于80℃选择聚硅体系;
对于热采水平井,所述底水封堵剂由无机沉淀型体系和N2泡沫体系或温敏凝胶体系组成,依据蒸汽驱或蒸汽吞吐后地层内温度选择,该温度小于150℃,选用温敏凝胶体系;
(3)堵剂体系的注入:对于常规水平井,采用柱塞泵分2段塞注入,按照体积比,所述第一段塞为无机沉淀型体系,第二段塞聚硅体系或聚合物冻胶体系,两个段塞体积为1∶3-3∶1;先将无机沉淀型体系注入井内,再使用柱塞泵将聚硅体系或聚合物冻胶体系体系注入井内,顶替适量油田水,关井成胶;
对于热采水平井,采用柱塞泵分2段塞注入,所述第一段塞为无机沉淀型体系,第二段塞为N2泡沫体系或温敏凝胶体系,段塞体积比为1∶3-3∶1;使用柱塞泵先将无机沉淀型体系注入井内,再将温敏凝胶体系或N2泡沫体系注入井内,顶替适量油田水,关井成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井底水封堵工艺,所述无机沉淀型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搅拌池中先放入油田注入水,开启池中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00-200rpm;
(2)加入无机沉淀型体系沿着(1)中搅拌出的漩涡缓慢倒进去;
(3)搅拌30min后将搅拌速度降到50-80rpm,持续搅拌50min后停止搅拌,得无机沉淀型体系,配制成的该体系浓度为5-3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9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跑步的运动鞋
- 下一篇:过滤嘴添加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