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孔爆破处理采区溜井堵塞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314.X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田迎春;宫国慧;陈晓云;郭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F42D1/08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处理 采区 溜井 堵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孔爆破处理采区溜井堵塞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井下出矿生产中,由于放矿不及时,积渣长时间沉积压实,或倒运大块频率高,或溜井翻入了其它较长的物体(如木材或钢材等),或溜井施工规格达不到设计要求等,使溜井经常出现堵塞现象,采场矿渣翻到溜井后却放不出来,严重影响出矿生产。只有安全有效地疏通堵塞,才能保证生产顺畅。
常见的疏通方案有:一是用水冲刷或浇灌;二是从堵塞物的上面放上炸药或从下面把炸药送到堵塞部位,利用爆破震动处理。
实践证明,用水冲刷或浇灌很难冲下去,解决效果很不理想。
在溜井上部用绳系炸药下放到堵塞部位,爆破处理,这种处理堵塞部位的方法通常是越震越实,处理效果也不理想。
从溜井下部人工向上送炸药,进行爆破作业,效果较好,但是极其危险。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疏通方法来解决溜井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安全有效地对溜井堵塞进行疏通,保证生产顺畅的深孔爆破处理采区溜井堵塞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深孔爆破处理采区溜井堵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确定距溜井上口堵塞部位:用测绳直接从溜井上口放入溜井内,量出堵塞部位距溜井上口的距离;
2)确定距溜井下口堵塞部位:先在溜井下口用炮杆绑上炸药放到井壁上,进行多次爆破震动后,以将上部活渣震落,经过爆破震动处理后,测量人员用红外测距仪在溜井下口向堵塞部位进行测量,量出堵塞部位与溜井下口的距离;
3)根据堵塞部位与溜井上口与下口的距离,确定堵塞高度与堵塞位置,围绕堵塞部位井壁进行钻孔,钻完孔后,在孔底装药,其装药量:装药长1-1.5米,最后进行引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深孔爆破处理采区溜井堵塞方法,处理堵塞时间短、效果明显、操作安全,有效解决溜井堵塞问题,保证了采矿、掘进、出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深孔爆破处理采区溜井堵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确定溜井上口与堵塞部位的距离:用测绳直接从溜井上口放入溜井内,量出堵塞部位距溜井上口的距离;
2)确定距溜井下口与堵塞部位的距离:为保证在测量过程中的安全,
先在溜井下口用炮杆绑上炸药放到井壁上,进行多次爆破震动后,以将上部活渣震落,保证人员进入溜井下口时不再落渣。经过爆破震动处理后,测量人员用红外测距仪在溜井下口向堵塞部位进行测量,量出堵塞部位与溜井下口的距离;
3)根据堵塞部位与溜井上口与下口的距离,确定堵塞高度与堵塞位置,然后围绕堵塞部位井壁进行钻孔,钻完孔后,在孔底装药,其装药量:装药到孔底,装药长度是1-1.5米,最后进行引爆。
根据测量的溜井堵塞部位,设计钻孔,进行凿岩爆破作业,钻孔时钻到堵塞部位及堵塞部位下口(注意不要钻透),围绕井壁进行钻孔,在孔底装药,装药长度1.5m左右,进行引爆。通过爆破震动及爆破扩大堵塞部位下口来解决溜井堵塞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路通讯功能的低压电动机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阻燃型电缆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