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47188.8 申请日: 2012-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2826135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9
发明(设计)人: 张豫南;黄涛;颜南明;张健;尚颖辉;李年裕;李瀚飞;王双双;田鹏;闫永宝;赵玉慧;孙晓雨;吴中坚;李辉;张舒阳;王恒 申请(专利权)人: 张豫南
主分类号: B62D55/08 分类号: B62D55/08;B62D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履带式 全方位 移动 平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移动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全方位运动特性的履带式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平台在各行业的应用逐渐深入和拓宽,例如仓储运输、航空航天、军事安全和服务业等领域。其按运动特性可以分为全方位和非全方位两种,但现有的大多数移动平台都是非全方位的。与非全方位相比,全方位移动平台在空间坐标系XYZ下,具有在XY平面上的三个运动自由度,即沿X轴、Y轴的平动和绕Z轴的转动。它具有更加灵活的机动性能,可以朝平面上的任意方向移动而不需要改变平台的姿态,也可实现以任意一点为中心、任意半径的转向运动。因此,全方位移动平台在狭小和拥挤的空间工作时,能够灵活自如地行进,还可对自身的位置和姿态进行细微调整,非常适用于需要精确定位和高精度轨迹跟踪的场合。

移动机构是移动平台运动的基础,通常可分为轮式、履带式和腿足式,此外还有适用于特定场合的步进式、蠕动式和蛇形式。目前,绝大多数的全方位移动平台都采用轮式机构,主要有:麦克纳姆轮(Mecanum wheel)、连续切换轮(Alternate wheel)、正交轮(Orthogonal wheel)、球轮(ball wheel)和Rover轮等。轮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在工程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发展则相对滞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由于现有的履带式全方位移动机构还不够完善、种类也较少,使得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迄今未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仍停留在试验平台阶段。

Mecanum轮是一种典型的轮式全方位移动机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轮毂1和固定在轮毂上的一系列均匀分布的鼓形辊子3组成,辊子的外廓包络线2与轮子的理论圆周线相重合,辊子可以绕其轴线自由旋转,辊子轴线和轮毂轴线的夹角为辊子的偏置角,通常为±45°。

Mecanum轮式全方位移动平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全方位移动平台,它为了实现全方位运动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Mecanum轮,通常采用四个Mecanum轮。对于四轮结构,为使平台运行平稳,支撑结构稳定,一般合理的轮组布局结构形式为纵向对称布局,类似小型汽车的轮组结构形式。但由于Mecanum轮的结构特殊,在实际应用中,为使制造经济合理,一般四个轮结构参数取相同值,在安装时采取正反向两种安装方式,因此平台上轮的辊子偏置角只有±α两种(通常取为±45°)。通过对平台运动学的解析,得到最优的轮组布局方案如图2所示,图中的四个矩形框表示四个轮子,方框中斜线表示各轮接地辊子的轴线方向,即偏置方向。

由于Mecanum轮与地面之间为点接触,这就造成整个平台与地面只有4个点接触,接地面积非常小。并且Mecanum轮是一种刚性轮,所以平台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颠簸,在高速情况下尤为明显。Mecanum轮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理想工作条件是平坦路面。它在不平路面上难以保证全方位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因为整个平台与地面之间只有4个点接触,而不平路面上有凹凸和起伏等,所以容易出现某个轮或某几个轮不触地的情况,这样将导致平台无法完成全方位运动。

“VUTON”Crawler是由日本的Shigeo Hirose教授发明履带式移动机构,他的发明灵感来源于某全方位轮。Hirose教授想通过一连串的自由辊子代替了原有的全方位轮,从而将其演变成一种履带式全方位移动机构。如图3所示,它的结构主要是由一对链条4、5和若干个圆柱形的自由辊子7构成,两条链条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它们之间用矩形框6连接,自由辊子则固定在矩形框上,它们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但保持始终水平姿态。这种机构的特点是结构平坦、紧凑;相比原有的全方位轮,接地面积增大,载重能力也增强;同时由于与地面之间不发生滑移现象且接地面积较大,所以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较小。“VUTON”移动履带(crawler)的实物结构主要由主动轮轴、内侧链条、外侧链条、调速带、矩形框、框支架、辊子及张紧装置构成,其中辊子轴线与主动轮轴线的夹角为90°,即辊子的偏置角为90°。“VUTON”移动履带中的部分结构设计,例如采用90°偏置角辊子和矩形框等,导致其通过具有台阶、槽沟等障碍的路面的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其通过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豫南,未经张豫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