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嘌呤豆浆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6104.9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力;毛玉涛;张洪;和岳;闫岩;陆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嘌呤 豆浆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嘌呤豆浆的加工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多年,将大豆加工成豆制品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豆是中国的七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用来提供食用油脂和蛋白质。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含蛋白质约40% 、脂肪20%、碳水化合物20% 、粗纤维5%,同时大豆中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皂苷、异黄酮、磷脂、低聚糖、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根据食物营养分析,大豆为豆科之冠,在我国医学上,豆浆具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生津润燥、补气养血之功效,长期饮用营养健康的豆浆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能,还有降血压和减肥的功效,并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可以治疗便秘,极适宜老年人食用。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平均每天要摄入10.5克大豆蛋白质。
豆浆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是我国人民长期食用的传统食品,已经成为人们最受欢迎且具有广泛健康意义的功能性食品。但是采用现有的传统技术加工出的豆浆,其所含的嘌呤含量较高,不适合患有痛风病及其病发病患者的食用。经过测定,目前市场上各地产的大豆主要含有嘌呤类物质为鸟嘌呤和腺嘌呤,其中腺嘌呤含量约为15.74mg/100g(干重),鸟嘌呤的含量约为48.0mg/100g(干重.)。现有的豆浆生产技术不能实现降低或减少嘌呤含量的目标。所以现有的传统工艺制作的豆浆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豆浆嘌呤含量的低嘌呤豆浆的加工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低嘌呤豆浆的加工方法,包括采用黄豆和水为原料和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豆浆,在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出豆浆后,利用活性炭对豆浆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为:在每100mL豆浆中加入5mg~10mg的活性炭,将加有活性炭的豆浆搅拌均匀后,将其在50℃~70℃下静置30min~60min,然后将其过滤后即可制得低嘌呤豆浆。
在上述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豆浆时,其黄豆与水的比例为,
(黄豆):(水)=(5g~10g):(100mL~200mL)。
上述述的活性炭为食品级活性炭。
上述食品级活性炭的粗细度为200目~300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处理豆浆,能够有效的去除或降低豆浆中嘌呤类物质,从而使痛风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也能正常的食用豆制品,并为大众群体提供健康饮食的参考。经检测,采用本发明能除去传统工艺制作出的豆浆中40%以上的嘌呤物质。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所加工的豆浆丰富营养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嘌呤含量很低、能满足痛风病人正常食用的优点。本发明所生产的豆浆在保持了传统方法生产的豆浆独特风味和丰富的营养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其嘌呤含量。经试验证明,本发明是一种能够稳定、长效、安全、无毒、经济和方便的豆浆嘌呤去除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采用传统的工艺以黄豆为原料生产豆浆的加工过程中,先以黄豆:水为(5g~10g):(100mL~200mL)的比例,按照传统的豆浆制作工艺制作出豆浆,然后利用市场上出售的食品级活性炭(其粗细度为200~300目)对豆浆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为:在每mL豆浆中加入5mg~10mg的活性炭,将加有活性炭的豆浆搅拌均匀后,将其在50℃~70℃下静置30min~60min,然后采用传统的纱布过滤方法将静置后的豆浆经过滤后即可得到低嘌呤豆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蚊洗手液
- 下一篇:两端开口式矿用可移动救生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