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5373.3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丽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8968;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贾俊峰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清热茶,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清热茶,本发明还涉及该清热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咽喉肿痛是个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咽喉肿痛等症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咽喉肿痛(sore throat)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这些病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对于咽喉肿痛等症状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较多,内服西药、中药以及喷剂等,这些药物对消除病症有不同的功用,但它们药力较大,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有清热止咳、利咽润喉作用的中药保健茶则药力缓和,能使人在饮水的同时达到治疗的作用,现有的该类保健茶品种较多,配方各异,各有针对,一些具有较好疗效的保健茶,其原料成本较高。
祖国医学认为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如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属实热证;如肾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亦可致咽喉肿痛,属阴虚证。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症状要对症下药,辩证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有清热作用的保健茶。
提供该清热茶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清热茶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蒲公英12~20份、罗汉果9~18份、麦冬2~5份、生甘草2~5份、胖大海5~10份。
本发明一种清热茶优化的质量配比为:
蒲公英16份、罗汉果12份、麦冬3份,生甘草3份,胖大海7份。
本发明一种清热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洗净后混合,在40~60℃下烘干,然后粉碎,过60~80目筛,将所得粉末分装制得袋泡茶。
中医认为,咽炎主要受干燥、空气中尘埃的侵袭,加上身体疲劳,外感风邪,咽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使之肺阴耗损、津液蒸耗,该病属肺阴不足为主。而本发明保健茶针对病症的原因进行医治,组方中的罗汉果,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可以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杭白菊清热解毒;麦冬生液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生甘草泻火解毒、清热利咽,兼调和诸药之功效。诸药合用,达到养阴清热、利咽润喉的目的,对急、慢性咽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另外此配方简单,药源方便。
为验证本清热茶的实际功效,对100位咽喉肿痛患者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愈86例,治愈率86%,有所好转8例,总有效率94%。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效果明显、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蒲公英1.6kg、罗汉果1.2kg、麦冬0.3kg、生甘草0.3kg、胖大海0.7kg。
本发明一种清热利咽保健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洗净后混合,在40~60℃下烘干,然后粉碎,过60~80目筛,将所得粉末分装制得袋泡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丽,未经李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