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馈纸装置及使用此自动馈纸装置的媒体记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5131.4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麦德瑞诺·瑞辛多;小多明戈·阿保·凡生;卓自力;黄澄富;哈罗德·麦格堤贝·盖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精密(新加坡)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F16H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新加坡樟宜南***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使用 媒体 记录 设备 | ||
1.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包括:
框架;
开盖,其一末端枢接于所述框架,以适于相对所述框架开合,其中所述开盖枢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末端具有凸轮;
齿轮链,设置于所述框架中,包括:
多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互相啮合,并以第一轴向为旋转轴设置;以及
旋转件,以所述第一轴向为旋转轴设置,具有第一旋转臂以及第二旋转臂,其中所述凸轮接触所述第一旋转臂,而其中一个所述的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臂上,
当所述开盖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所述凸轮推移所述第一旋转臂,以使所述旋转件以所述第一轴向为旋转轴转动,并解除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臂上的所述从动齿轮与另一个从动齿轮的啮合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臂具有L形开口,而在所述开盖未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凸轮位于所述L形开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凸轴,且当所述开盖未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凸轴与所述L形开口的转折处相隔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具有抵顶件,而所述第一旋转臂具有导引弧面,当所述开盖未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抵顶件抵顶于所述第一旋转臂;而当所述开盖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抵顶件沿着所述导引弧面的轮廓相对所述导引弧面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臂具有U形开口,而所述凸轮为凸轴,且当所述开盖未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凸轴位于所述U形开口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第一齿轮部且所述第一旋转臂具有第二齿轮部,且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链还包括主动齿轮,以第二轴向为旋转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而所述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的从动齿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不同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臂上的所述从动齿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多个锁固结构,环绕于所述从动齿轮之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结构为锁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还包括多个锁固件,对应穿过所述锁固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还包括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臂及所述框架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皮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及所述第一旋转臂各具有钩环,而所述弹性件的两末端个别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钩环。
15.一种媒体记录设备,包括:
机体;
自动馈纸装置,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包括:
框架;
开盖,其一末端枢接于所述框架,以适于相对所述框架开合,其中所述开盖枢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末端具有凸轮;
齿轮链,设置于所述框架中,包括多个从动齿轮以及旋转件,其中所述从动齿轮互相啮合,并以第一轴向为旋转轴设置,而所述旋转件以所述第一轴向为旋转轴设置,且所述旋转件具有第一旋转臂以及第二旋转臂,
所述凸轮接触所述第一旋转臂,而其中一个所述的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臂上,
当所述开盖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所述凸轮推移所述第一旋转臂,以使所述旋转件以所述第一轴向为旋转轴转动,并解除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臂上的所述从动齿轮与另一个从动齿轮的啮合关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臂具有L形开口,而在所述开盖未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凸轮位于所述L形开口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媒体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凸轴,且当所述开盖未相对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凸轴与所述L形开口的转折处相隔一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精密(新加坡)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精密(新加坡)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1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回收稀土冶炼渣中稀贵金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