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5095.1 | 申请日: | 201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12;C09D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常温 固化 剥离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适用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剥离封存涂料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门保护或封存技术,可适用于金属表面处理、仪器设备封存保护等领域。一般地说,它是由成膜物、缓蚀剂、增塑剂、溶剂等组分配制而成的防护层,采用喷涂、刷涂和浸涂等方法涂覆于物品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致密的保护层。这种保护层除了可阻止水分和空气渗入到物品表面外,其中的缓蚀剂具有复合防护作用,此外,还因涂层柔软有弹性,能经受搬运时的机械碰撞和摩擦。在不需要包覆时,可以很容易地将涂料剥去,使用非常方便。因此,可剥离封存涂料在器材封存以及产品生产加工转运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可剥离封存涂料分为2大类:热熔型和溶剂型。其中,热熔型一般以纤维素塑料作成膜物质,在加热情况下将树脂与增塑剂、稳定剂、防锈刘、防霉剂及矿物油等其它辅助材料混合而成。使用时需加热到140~180℃,熔融后涂覆成膜,膜层厚度为1~2mm;溶剂型一般以乙烯类树脂等作为成膜材料,加入适量的助剂,溶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配制而成。室温下涂覆成膜,膜层厚度在0.2~0.75mm。
纵观可剥离封存薄膜的发展,上述的两种可剥离涂料涂层主要以单层膜为主,而且单组分成膜物的阻隔性能并不太好,溶剂型可剥离封存涂料的环保性能不好。为此,我们在本发明中开发研制了对环境友好的乳液型可剥离涂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乳液为含羧基或磺酸盐扩链引入羧基或磺酸离子阴离子型。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乳液固含量为50±1%,pH值为7.5±0.5,乳液粒径不大于200nm,玻璃化温度范围-25~-5℃。
优选地,所述润湿分散剂为阴离子型多官能团聚合物醇铵盐溶液、丙烯酸酯共聚物铵盐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纳米级填料为平均粒径均为40nm的纳米碳酸钙。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不含有机硅的憎水性固体及破泡聚合物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溶剂。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改性脲聚氨酯溶液。
本发明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在聚氨酯乳液成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聚氨酯乳液及其它成膜助剂等主要成份筛选和复配,研究出以聚氨酯乳液为主要成膜剂的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产品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操作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清洁生产等特点。
制备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在1200~1500rpm搅拌条件下,向加有润湿分散剂的聚氨酯乳液中加入纳米级填料,用砂磨、分散、搅拌多用机分散2~2.5h,再依次加入消泡剂、流平剂和增稠剂,分散均匀后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产品为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基本不合有机溶剂成分,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2、产品成膜时间短,流平性好。
3、产品施工方便,成膜均匀与基体结合力适中,易于剥离。经试验检测:当涂层厚度为0.13~0.14mm时(涂刷二道),涂层平均拉伸强度达9.51MPa,平均断裂伸长率达274.54%,可剥离性能最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聚氨酯乳液购自北京优美特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润湿分散剂购自维波斯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纳米碳酸钙购自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消泡剂为德国毕克公司产BYK-011型,流平剂购自德国毕克公司产BYK-306型,增稠剂改性脲聚氨酯溶液购自德国毕克公司。
实施例1
一种水性常温固化可剥离涂料,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其中,润湿分散剂为阴离子型多官能团聚合物醇铵盐溶液。
聚氨酯乳液为含羧基或磺酸盐扩链引入羧基或磺酸离子阴离子型,固含量为50±1%,pH值为7.5±0.5,乳液粒径不大于200nm,玻璃化温度范围-2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访客主机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型电池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