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主动安全头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4429.3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张君媛;王波;单齐;金景旭;周浩;解东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B60N2/42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主动 安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装置,更切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前排座椅上的主动安全头枕装置,该头枕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座椅组件同时向前向上移动,以便在头颈猛烈摇晃之前,托住乘员的头颈,更好地保护乘员的头颈部安全。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是一种为了提高乘员乘坐时的舒适性以及保证乘员乘坐时的安全性而设置的装置。汽车座椅头枕除了能为乘员增添舒适感外,其主要功能是为乘员提供一个头部依托和向后限位的保护功能。而颈部保护以座椅为主,即通过座椅系统—靠背和头枕限制追尾碰撞时头部相对于上躯干向后的运动来保护颈部。
在汽车发生碰撞,尤其是追尾碰撞时,乘员上身快速移动到座椅靠背,乘员的头部随之快速地移动到头枕。此时,由于乘员上身的移动量和乘员头部的移动量之间产生差异,最常发生的伤害的部分就是颈椎,即使在低速亦然。虽然原因及受伤位置尚难确定,不过医学研究大多认为颈椎伤害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在后方追撞中,头部相对于身体的剧烈晃动所造成。
目前主动头枕是减少颈部损伤风险的一种最为常见、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在追尾碰撞发生后的几十毫秒内使头枕与乘员头部的距离减小,从而降低颈部损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安全头枕装置由头枕总成、联动总成与触发总成组成。
所述的头枕总成包括头枕活动面板、头枕固定面板、4个结构相同的摇臂、锁止臂、头枕锁扣下部、2个结构相同的上部压簧、2个结构相同的顶杆、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支架、限度板与头枕锁扣上部。
头枕活动面板的4角处与头枕固定面板的4角处采用4个结构相同的摇臂与螺栓转动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上部压簧的一端螺栓固定在头枕固定板的下端,两个结构相同的上部压簧的左端面与头枕活动面板的下端接触连接,头枕固定面板的背面与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支架中的2个横管左端面焊接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顶杆插入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支架中的2个竖管中,2个结构相同的顶杆的上端与插入头枕固定板中部矩形通孔中的头枕锁扣上部的右端焊接连接,锁止臂焊接在上端的两个摇臂的顶端面的右端,限度板固定在锁止臂右侧的头枕固定板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头枕活动面板和头枕固定面板皆为金属板类结构件,在头枕活动面板和头枕固定面板的四角处皆采用翻边工艺向里侧翻出相同的与摇臂进行螺栓连接的吊耳,头枕活动面板翻出吊耳的一侧的下端,即在下面两个吊耳之间均布2条相同的矩形的上部压簧导向槽,2条上部压簧导向槽的顶端与上面两个吊耳之间的头枕活动面板上焊接固定有头枕锁扣下部,头枕固定面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头枕锁扣上部的矩形通孔,头枕固定面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2个结构相同的上部压簧的2个结构相同的螺栓通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头枕总成或者说头枕总成中2个结构相同的顶杆的正下方0至40mm处设置有联动总成。所述的联动总成包括撞击板、弹簧导槽结构框架、撞击锁扣连接板、两个结构相同的下部压簧、触发锁扣下部与两个结构相同的下部压簧固定一字板。安装在弹簧导槽结构框架之中的撞击板两端的底面与下部压簧的顶端面为焊接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下部压簧的下端分别采用下部压簧固定一字板与螺钉固定在弹簧导槽结构框架之中的框架底板的两端,撞击锁扣连接板的上端面与撞击板焊接连接,撞击锁扣连接板的下端与成T字形的触发锁扣下部一端面焊接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簧导槽结构框架由框架前板、框架后板、框架底板与两个结构相同的框架侧板焊接而成。框架前板和框架后板为中间镂空的板类结构件,在左右两端加工有便于与分别置于两侧的结构相同的框架侧板相焊接的工艺豁口,框架底板为长方形且中间设置有安装撞击锁扣连接板的豁口的板类结构件,框架侧板上端为矩形板结构,其下端为设置有楔形槽的斜向板。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联动总成的下端设置有触发总成。所述的触发总成包括压力板、两个结构相同的压力板导杆、楔形块杆、触发总成框架上板与触发总成框架下板。两个结构相同的相互平行的压力板导杆的中间部分与压力板的右端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触发总成框架上板的左端面与处于压力板右端面上端的压力板导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触发总成框架上板的右端面与触发总成框架下板中的竖直板的左端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楔形块杆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触发总成框架上板右端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选择性冷却的电气柜
- 下一篇:一种温度控制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