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手术导丝稳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44225.X | 申请日: | 2012-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关艳霞;金雁;张黎明;杨薇;李莉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手术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导丝稳定装置,应用于介入治疗术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介入诊疗技术迅速发展,已拓展到心血管、神经等各个科室,在手术过程中导丝是必备材料,常规导丝直径约为0.014″。在每例介入手术中,导丝与球囊或支架的对接操作受术者视力、经验、操作手法的影响,不能保证一次成功,有时操作次数可达几次或几十次,每次操作都需要几秒或几十秒不等,操作难度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病痛,降低了急诊介入手术的治疗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介入手术导丝稳定装置,以克服术中手工对接导丝与球囊或支架一次成功率低和操作难度大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手术导丝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顶板,在底架的顶端连接两块矩形的顶板,两块矩形的顶板的一边相互连接构成V形凹槽。
所述的底架由等长度、矩形的一块底板和两块侧板组成,两块侧板的下边分别与底板的两个相对边连接,组成U形底架,所述的V形凹槽的两边分别连接在该U形底架的顶端的两边。
所述的V形凹槽的底角的角度为80-100度。
所述的U形底架的两块侧板的上边向内侧倾斜5-30度。
所述的底架和顶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本装置顶部的锐角凹槽对导丝与球囊或支架进行导向功能,可使导丝与球囊或支架的对接操作一次成功,缩短了手术时间,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患者病痛,且在有限时间内增加了手术例数,缩短了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在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尤其在急性心梗行介入治疗时,要求介入医生操作迅速、准确,在使用了介入导丝稳定器后,不仅加快了手术速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而且为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介入手术导丝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顶板,在底架的顶端连接两块矩形的顶板3,两块矩形的顶板3的一边相互连接构成V形凹槽4。
所述的底架由等长度、矩形的一块底板1和两块侧板2组成,两块侧板2的下边分别与底板1的两个相对边连接,组成U形底架,所述的V形凹槽4的两边分别连接在该U形底架的顶端两边(即两块侧板2的上边)。
所述的V形凹槽4的底角的角度为80-100度,优选为90度。
所述的U形底架的两块侧板2的上边向内侧倾斜5-30度。
所述的底板1、侧板2和顶板3均采用不锈钢板(弯折或焊接)制成。
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尺寸为:底板1和侧板2为100×50mm,顶板3为100×20mm,厚度均为1mm。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球囊(或血管支架)放在本发明V形凹槽4的底部半边,然后将导丝首端沿V形凹槽4的另一半部的底部向球囊(或血管支架)移动,利用V形凹槽4底角的导向作用,直至将导丝首端插入球囊(或血管支架)的孔内。由于V形凹槽4向上敞开的结构,很容易将球囊(或血管支架)置于V形凹槽4的底部,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可以做到一次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设备提醒方法及提醒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草药减肥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