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4147.3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安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L23/16;C08L53/02;C08K5/524;C08K5/13;C08K5/098;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密度0.90g/cm3,是现有树脂中第二轻的高分子材料(仅大于聚甲基戊烯,密度0.85g/cm3)。因其具有性能好、比重小、易于成型加工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仪表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中。
然而,由于聚丙烯(PP)的极限氧指数很低,只有18,属于易燃材料,无法满足特定材料在防火领域的使用要求,致其在该领域使用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通常往聚丙烯(PP)中添加阻燃剂使其延迟或者防止燃烧。当前应用效果最好、应用量最大的是含卤素的阻燃剂。然而在火灾发生时,这类含卤阻燃剂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腐蚀性卤化氢气体,造成二次危害,对环境和人的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2003年2月,欧盟颁布了RoHs和WEEE两个指令,即将在建材等行业实行新的阻燃分类方法和测试标准,中国也已报批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的国家标准,即在评价材料阻燃性能上,强调了释热速率、火灾发展速率、生烟性及燃烧产物的腐蚀性和毒性等,这也是符合RoHS指令对有害物质的限制和禁止使用要求的,但传统的卤系阻燃材料将显得无能为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也要求PP材料能达到环保无毒阻燃。
另外,聚丙烯(PP)的耐低温性能较差。因此,解决聚丙烯(PP)材料的无卤阻燃及耐低温性能成为对PP改性的主要克服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卤阻燃、耐低温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条件易控,生产成本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方组分:
以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
将所述称取各组分进行混料处理,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以聚丙烯(PP)为主料,并通过与阻燃剂、增韧剂、抗氧剂、润滑剂发生协同作用,从而赋予了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优异的无卤阻燃、耐低温的性能,有效克服了现有聚丙烯复合材料在阻燃、耐低温方面的不足,安全,环保。由此使得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可直接用于制备家用电器和电子仪表,避免了现有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采用的含卤阻燃剂,降低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只需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下挤出造粒即可得到产品,在挤出过程中,聚丙烯(PP)通过与阻燃剂、增韧剂、抗氧剂、润滑剂发生协同作用,赋予了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无卤阻燃、耐低温的性能,并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成本低廉,对设备要求低的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无卤阻燃、耐低温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方组分:
优选地,上述聚丙烯为均聚PP。具体地,该均聚PP的熔融指数是2.0~20.0g/10min。将该均聚PP作为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优选,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和抗溶解性,但同时存在韧性差、尺寸稳定性差和易老化的缺点。当然,聚丙烯还可以采用本领域其他的PP,但是,采用其他的PP材料与该聚丙烯为均聚PP相比,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强度相对弱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剂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查安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