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非对称故障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配电网正常运行时的公共联结点PCC的电压幅值UPCC;
S2建立配电网故障时的复合序网,分布式电源只包含在正序网络中,建立配电网故障时的公共联结点PCC的正序电压幅值的求解方程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配电网故障时的复合序网得到故障时的节点电压方程:
[Y′]U·f=I·f---(1)]]>
其中,[Y′]=Y′11Y′12···Y′1mY′21Y′22···Y′2m·········Y′m1Y′m2···Y′mm]]>表示故障时的节点导纳矩阵;对角元素Yii为节点i故障时的自导纳,其值等于故障时接于节点i的所有支路导纳之和;非对角元素Y′ij为节点i、j间故障时的互导纳,当节点i、j间存在支路时,Y′ij等于直接联接于节点i、j间的支路导纳的负值,当节点i、j间不存在支路时,Y′ij=0;
U·f=U·1·fU·2·f···U·PCC·f+···U·PCC·f-···U·m·f]]>表示故障时节点电压,其中分别为故障时公共联结点PCC的正、负序电压;
I·f=I·1·fI·2·f···I·DG·f···I·m·f]]>表示故障时节点的注入电流,其中为故障时分布式电源注入公共联结点PCC的电流;
表示为:I·DG·f=Id·f-jIq·f---(2)]]>
其中,Id·f=P(0)/UPCC·f+Iq·f=Iq(0)+kq(UPCC-UPCC·f+)]]>
式中,Id·f、Iq·f分别表示故障时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P(0)、Iq(0)分别表示正常运行时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电流,Q(0)表示正常运行时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无功功率,kq表示系数;
S22对式(1)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的求解方程组;
S3求解
S4求解Id·f、Iq·f;
S5定义Iad=Td·f+Iq·f,并判断Iad是否超过逆变器额定电流IVSC·n,若未超过则进行步骤S6,否则,令Id·f=IVSC·n-Iq·f,将Id·f、Iq·f表达式代入式(1)及式(2),并重新计算后进行步骤S6;
S6利用式(1)计算中除外的节点电压;
S7根据下式计算节点j与节点k之间的支路电流:
I·jk·f=U·i·f-U·k·fZjk]]>
其中,Zjk分别表示节点j与k之间的支路电流与支路阻抗,分别表示配电网故障时节点j、k的电压。
2.根据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非对称故障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计算配电网正常运行时的公共联结点PCC的电压幅值UPC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正常运行时配电网等值图得到正常运行时的节点电压方程:
[Y]U·=I·]]>
其中,[Y]=Y11Y12···Y1nY21Y22···Y2n·········Yn1Yn2···Ynn,]]>表示正常运行时的节点导纳矩阵;对角元素Yii为节点i正常运行时的自导纳,其值等于正常运行时接于节点i的所有支路导纳之和;非对角元素Yij为节点i、j间正常运行时的互导纳,当节点i、j间存在支路时,Yij等于直接联接于节点i、j间的支路导纳的负值;当节点i、j间不存在支路时,Yij=0;
U·=U·1U·2···U·PCC···U·n]]>表示正常运行时的节点电压,为正常运行时公共联结点PCC的电压;
I·=I·1I·2···I·DG···I·n]]>表示正常运行时节点的注入电流,为正常运行时分布式电源注入公共联结点PCC节点的电流;
S12根据节点电压方程求得然后取绝对值得到U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