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玻璃生产线上用的高精度即时线速度提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3568.4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李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68 | 分类号: | G01P3/6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玻璃 生产 线上 高精度 即时 线速度 提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玻璃生产线上用的高精度即时线速度提取系统,属于机械制造领域,适应于自动化生产线,特别是线速度变化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光电玻璃的生产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电玻璃自动化生产线领域,产品往往是在多种设备组成的流水线上传输并加工生产。而要使产品在不同设备间进行顺利传输,实质是要求将各相邻的设备运转线速度尽可能调整为一致。但是,不管生产线还是单台设备,测量产品在生产线上传输的线速度目前多采用间接测量法,即测量出传动轴的转速后,进而换算出产品在生产线上传输的线速度。而这样的线速度测量方式往往是非常不准确的,尤其是对于加工精度极其严格的激光刻划步骤。激光刻划时,激光刻划刀的加工速度与光电玻璃的传输速度保持一致时,才可能实现最低误差的激光刻划。而现有技术中,实现完美激光刻画几乎不可能,其原因是:
首先,由于链条传送机构的允许误差是3-5道,每道为0.01mm,即其允许的线速度误差为0.3~0.5mm/s,那么任意一块玻璃基板由该传送机构输送至激光刻划机中进行加工时的线速度都有可能存在0.3-0.5mm/s的误差,那么在刻划不同光电玻璃基板时,在光电玻璃上就会产生位置误差,众所周知,激光刻划的严谨程度是非常高的,即使位置仅差出0.01mm,而此时激光划线已经差出了几十甚至几百道。
其次,现有技术中,由于激光刻划刀的加工速度不能根据玻璃基板的即时速度及时进行调整,往往造成了更大的加工误差,极大的影响了光电玻璃的良品率。
因此,如何在保证尽可能最小的线速度测量误差的同时,又解决精密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与光电基板的即时线速度一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致想要解决又未能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测速装置无法直接测量输送机构上的输送物的线速度所产生的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光电玻璃生产线上用的高精度即时线速度提取系统,通过在输送机构上设置两组传感器,并借助配套计时器进行计时,借助激光测距模块测量平均位移,不但实现了直接测量输送物在输送机构上的线速度,同时也将线速度测量提升到了一个精准高度。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玻璃生产线上用的高精度即时线速度提取系统,系统结构中包括定位在机架上的光电玻璃的输送机构、桥式跨越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的光电玻璃的精密加工装置及控制单元,上述系统的结构中包括沿光电玻璃的输送方向设置在精密加工装置入口处的两组光电传感器、以及定位在两组光电传感器上的激光测距模块,以上两组光电传感器及激光测距模块借助控制单元形成光电玻璃的即时线速度测量机构,控制单元根据提取到的光电玻璃的即时线速度调整精密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输送机构上设置两组传感器,并借助配套计时器进行计时,借助激光测距模块测量平均位移,不但实现了直接测量输送物在输送机构上的线速度,同时也将线速度测量提升到了一个精准高度,后台控制单元同时将精密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根据测量到的即时线速度进行调整,极大的减小了加工误差。
本发明中还增加了即时的激光测距模块,从发生触发信号开始就会随机对两组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在最后进行计算时采用平均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到更精准的即时线速度,光是采用了精准的时钟模块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主要原因是,玻璃基板在输送时,机架的震动往往会对两组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造成影响,即使在之前已经采用光栅仪进行了精准定位仍然是不够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测量的精准程度,在本发明中增加了激光测距模块,实时测量两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最后取距离的平均值作为光电玻璃的测量位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两组光电传感器及激光测距模块在输送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仅使用一组传感器在输送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输送机构,2代表支架,3A代表第一光电传感器,3B代表第二光电传感器,4代表激光测距模块,6代表传感器,6-1代表光线,7代表玻璃基板,7A代表前端缘边,7B代表后端缘边,图中箭头方向代表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互补热发电及多联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冷热水智能调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