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机组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033.7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奇;王兆奎;辛理夫;李磊;李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测试 方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机组的测试方 法及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中,整机的出厂检验测试是关系风电机组能否正常运行的关 键环节。在现有技术中,风电机组试验台一般采取对拖方式对风电机组进行 测试和检验。在驱动端给定参考速度,通过联轴器或齿轮箱驱动被测机组。 一般采用速度控制,在驱动端进行自适应加载力矩,同时被测机组进行同样 加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对风电机组测试时尤为关键的一点 在于是否能尽可能的模拟实际风况下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如不同工况下风 电机组并网、功率输出情况等。因此,为了测试风电机组在不同风速不同载 荷状况的表现特性,需要设计试验台,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对风电机组进 行测试,为以后的技术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测 试方法只能简单的模拟驱动端额定功率以下的风电机组并网、发电等环节, 也无法模拟风况变化时变桨系统的动作对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影响。换句话 说,这样的加载效果只是能检验被测对象能不能满足一定的加载要求,能不 能达到满载等定值效果,以及检验加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却不能真实 地模拟被测端在实际风况以及不同阶段的运行效果,如不同风速不同载荷状 况下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以及变桨系统的工作特性等。可见,现有技术 中的方案无法近似真实地进行模拟测试,无法模拟不同风速不同载荷等真实 工况来对风电机组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的测试方法及测试 平台,以实现模拟不同风速不同载荷对风电机组进行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风电 机组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驱动端为并联的两台电动机;所述测试平台 的被测端为待测的风电机组;所述驱动端与所述被测端通过齿轮箱相连,所 述齿轮箱为两级并行、双输入单输出结构;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所要模拟测试的风电机组的运行阶段;
步骤二:根据所要模拟测试的风电机组的运行阶段,分别控制所述两台 电动机的速度和/或力矩,以模拟风速和/或风能的变化实现对所述风电机组 的测试。
优选的,所述两台电动机采取主从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其中主电动机主 要采用速度控制方式,从电动机采用力矩控制方式,并且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根据所要模拟测试的风电机组的运行阶段,分别控制所述主电动机的速度和/ 或控制所述从电动机的力矩,以模拟风速和/或风能的变化实现对所述风电机 组的测试。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当需要模拟测试风速从零上升到切入风速这一阶段时,控制所述主电动 机的转速上升到预设的参考速度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当需要模拟测试风速从切入风速上升但所述风电机组尚未达到最高转速 这一阶段时,控制所述主电动机的转速上升,同时控制所述驱动端的负载分 配比例上升。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当需要模拟测试所述风电机组已达到最高转速但其功率尚未达到额定输 出功率这一阶段时,控制所述驱动端的负载分配比例上升。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需要模拟测试所述风电机组已达到额定功率而风能继续增大这一阶段 时,控制所述主电动机的附加力矩上升,同时控制所述从电动机的附加力矩 减小。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风电机组的测试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驱动端:包括并联的两台电动机,所述驱动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要模 拟测试的风电机组的运行阶段的控制命令,改变所述两台电动机的速度和/ 或力矩以模拟风速和/或风能的变化实现对待测试风电机组的测试;
齿轮箱: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端与被测端,为两级并行、双输入单输出结 构,其中所述被测端为所述待测试风电机组
优选的,所述两个电动机采取主从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其中主电动机主 要采用速度控制方式,从电动机采用力矩控制方式,所述驱动端通过改变所 述主电动机的速度和/或改变所述从电动机的力矩以实现对风速和/或风能变 化的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