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装置及供热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42966.4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杉江繁男;滨田诚;兴津嘉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能率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热水 | ||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阀装置包括:
阀体,其包括具有第1开口部、及以隔着上述第1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的第2开口部和第3开口部的流路;
杆体,其配置在上述阀体的上述流路内,且能够以轴线为中心地旋转;
第1阀芯,其以在上述流路内位于上述第1开口部与上述第2开口部之间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杆体,且具有在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圆盘形状中形成有第1缺口的形状;
第2阀芯,其以在上述流路内位于上述第1开口部与上述第3开口部之间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杆体,且具有在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圆盘形状中形成有第2缺口的形状;
该阀装置利用上述第1、第2阀芯以上述轴线为中心旋转,能够对上述第1、第2缺口进行开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第1缺口配置成以上述轴线为中心与上述第2缺口点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第1开口部是使流体流向上述流路的流入口,且上述第2、第3开口部分别是使上述流体自上述流路流出的流出口;
在装置的控制范围内,上述第2、第3开口部中的任一个开口部的流出量与上述第2、第3开口部的合计流出量之比相对于上述杆体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旋转的步数呈线性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该阀装置还包括:
第1遮蔽部,其以利用上述第1阀芯的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能够将上述第1阀芯的上述第1缺口开闭的方式配置在上述流路内;
第2遮蔽部,其以利用上述第2阀芯的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能够将上述第2阀芯的上述第2缺口开闭的方式配置在上述流路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该阀装置具有上述第1阀芯相对于上述第1遮蔽部配置于在上述流路内流动的流体的流向的上游侧的结构、及上述第2阀芯相对于上述第2遮蔽部配置于在上述流路内流动的流体的流向的上游侧的结构中的至少1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第1遮蔽部配置成以上述轴线为中心与上述第2遮蔽部点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具有上述第1、第2遮蔽部的隔离件相对于上述阀体单独设置,且固定于上述阀体的上述流路的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该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述第1阀芯和上述第1遮蔽部互相面对的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部分的第1间隙形成用凸部、及设置在上述第2阀芯和上述第2遮蔽部互相面对的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部分的第2间隙形成用凸部中的至少一个间隙形成用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以所述第1、第2缺口各自的自第1、第2遮蔽部打开部分的面积的变化与杆体的旋转角度的平方成正比的方式构成所述第1、第2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第1、第2缺口中的至少一个缺口是在维持着上述第1、第2阀芯中的至少一个阀芯的圆盘形状的外形的情况下贯穿圆盘形状的上述至少一个阀芯的方式形成的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第1、第2阀芯中的任一个阀芯的圆弧部与上述流路壁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上述第1、第2阀芯中的任意另一个阀芯的圆弧部与上述流路壁面之间的径向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第2、第3开口部中的任一个开口部和上述第1开口部设置在与上述轴线正交的朝向上,上述第2、第3开口部中的任意另一个开口部设置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朝向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上述流路在上述第2开口部与上述第3开口部之间具有第4开口部。
14.一种供热水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述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第2遮蔽部中的至少一个遮蔽部具有在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圆盘形状中形成有第3缺口的形状,且在上述供热水装置中安装有上述阀装置的状态下,上述第3缺口位于上述至少一个遮蔽部的最下部。
15.一种供热水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阀装置、连接于上述阀装置的上述第2、第3开口部中的任一个开口部的换热器、及连接于上述阀装置的上述第2、第3开口部中的任意另一个开口部的旁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能率,未经株式会社能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9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用储物软插槽
 - 下一篇:石英坩埚表面自动清洗除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