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涂装前的水基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797.4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施茜;邢思伟;李玉宁;赵明强;于安军;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60 | 分类号: | C23C22/60;C23C22/6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涂装前 防锈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防腐蚀性和水溶性的金属防锈剂,具体说涉及一种与涂层结合性能良好的水基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缸体、变速箱缸体和桥壳等制造过程中,有的厂家采用装配后整体涂装的工艺,由于是装配总成,很多部件为防止腐蚀不能进行涂装前的磷化处理。所以整体涂装前处理工艺一般为:脱脂→水洗→水洗→烘干。脱脂采用碱性脱脂剂,温度在50-60℃,水洗采用自来水清洗。在此处理过程中工件表面极易生锈,影响后续的涂装工序。为此需在脱脂后的水洗工序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基防锈剂,实现涂装前处理工序间防锈。
发动机缸体、变速箱缸体和桥壳等装配和涂装前处理工序中,均需采用水基防锈剂实现工序间防锈,但普通的防锈剂中的组成成分会降低涂层的附着力,影响涂层质量。国内防锈剂产品很多,但在保证防腐蚀能力的同时无法满足在涂装前使用且不影响涂层附着力的要求。
另外,现在使用的防锈剂含有亚硝酸盐、重铬酸盐等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并且配置方法复杂,实际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防锈剂存在的有毒、配制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涂装前的水基防锈剂,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满足工件工序间防腐能力的同时,对后续涂层的附着力无影响,能够实现工件在涂装前处理工序间的防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涂装前的水基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成膜剂的制备
首先将20-25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50-60℃,加入3-6份的肌醇六磷酸酯,搅拌5-10分钟,再加入10-15份的混合醇胺,控制温度45-60℃,搅拌反应34小时,制得成膜剂;
所述混合醇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按照重量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2)水基防锈剂的制备
按照重量比,分别用42-53份去离子水将4-6份月桂酸二乙醇胺,1-3份钼酸钠和48份硼酸胺溶解,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温度45-60℃,与步骤(1)制得的成膜剂搅拌至均匀状态,制得水基防锈剂;
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涂装前的水基防锈剂。
用于涂装前的水基防锈剂在防止易生锈工件上生锈的应用。
用于涂装前的水基防锈剂在防止易生锈工件上生锈的应用,应用时步骤如下:
(1)脱脂:采用低碱无磷液体脱脂剂,使用浓度为3-5%,对要处理的工件两次喷淋脱脂,喷淋压力为120-200kPa,处理温度45±5℃,单次处理时间为3min;
(2)水洗:采用工业用自来水进行喷淋水洗,喷淋压力为120-200kPa,处理温度常温,处理时间为1min;
(3)防锈剂处理:采用上述步骤制备的水基防锈剂,加入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2~5%水基防锈剂水溶液,使用水基防锈剂水溶液对要处理的工件喷淋处理,喷淋压力为120-200kPa,处理温度5~45℃,处理时间3分钟;
(4)吹积水:采用500-600kpa压力下的压缩空气对处理后的工件进行吹干;
(5)烘干:对处理后的工件进行烘干,烘干时工件温度控制在60±5℃,烘干时间为1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作为涂装前处理工序防腐蚀的用途,选用不溶于乙醚和苯的水溶性肌醇六磷酸酯,肌醇六磷酸酯是一种从粮食作物中提取的天然无毒化工产品,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能,对金属有极强的螯合性能,与混合醇胺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胺和小分子缓释材料钼酸钠、硼酸铵,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保护膜层,使金属与空气隔绝,防止外界腐蚀介质的进入,保护金属表面不被腐蚀,有效地抑制金属的腐蚀。由于在金属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与有机涂料有相近的化学性质,相互间有很好的粘合性能,可替代涂装前的磷化处理工序。
2、月桂酸二乙醇胺作为防锈剂中的一种添加剂,主要用来加强防锈剂的附着强度及分散均匀性,起到增强防锈能力的作用。
3、本发明为中性水基防锈剂,不含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铬酸盐等毒害物质。
4、本发明可代替磷化工艺用于涂装前的零件表面处理,增加涂层和基体的结合能力,不需增加设备投资,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简化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