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350.7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福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赵婷 |
地址: | 中国台湾屏***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结构 | ||
1.一种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第一元件,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个管件中的至少一个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设支轴,以设置于第二元件的轴槽内,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以供扣合元件扣合;
第二元件,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而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个管件中的另外一个管件的卡合槽中或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两个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二元件的外侧一端设轴槽,以供前述第一元件的支轴设置于其中,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共同夹固相衔接的两管件后,得以扣合元件扣合于前述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各自的扣合槽内,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结合,并以止漏元件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并具有快速更换清理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结合后,得于第一元件凹弧槽与第二元件的凹弧槽形成环凹弧槽以为止漏元件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一体成型的支轴,是以轴座与第一元件链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的外侧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扣合槽,前述扣合槽是设于延伸座上方,前述延伸座则是自第一元件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外侧的一端设轴槽,前述轴槽是设置于轴槽座下方,并以轴槽座与第二元件一体成型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外侧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扣合槽,前述扣合槽是设于延伸座下方,前述延伸座则自第二元件向外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扣合元件,设扳动件,前述扳动件设支轴,前述支轴设置于第一元件的扣合槽;前述扳动件设扳动面,前述扳动面设于前述扳动件的支轴上方;前述扳动件设结合槽,是位于扳动面内侧,以供扣动件的上支轴设置于其中;前述扣合元件设扣动件,前述扣动件设上、下支轴,于上、下支轴之间设连结片,前述连结片两侧是内缩于前述扣动件的上、下支轴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元件的扳动件的扳动面与支轴的内结合角是小于90度,并呈现向上扬仰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元件的扳动件的扳动面于两支轴之间并形成活动空间,方便扣合件的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扣合元件欲与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结合前,是以扣合元件的扣动件的上支轴先设置于前述扳动件的结合槽,再将前述扳动件的上支轴设置于第一元件的扣合槽,并以前述扣合元件的扣动件的下支轴扣合于第二元件的扣合槽,再用力向上扳动前述扳动件,将同时向上拉引扣动件,并将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的开口紧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未经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活塞环的方法
- 下一篇:一体成型移动建筑物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