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灭藻和清洗功能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2212.9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相荣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C02F1/40;C02F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灭藻 清洗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杀灭藻类和清洗多种污染物、固着物的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类、细菌藻类、水垢和菌泥等,对设备、管路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长期以来,人们采用各种方法予以应对:
当热水管道、换热设备、冷却水系统和设备产生水垢和菌泥时,通常采用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的方法清除。为此,常常需要停机清洗,而且要消耗大量的清洗剂,因而带来二次污染。而清洗之后,仍会继续产生对设备造成损害的水垢、菌泥,。
当低压蒸汽锅炉产生水垢时,通常采用软化水和加药处理的方法防治水垢。其缺点是费用高、资源消耗大、二次污染严重,设备运行故障多,设备使用周期短。
当输油管路、输油设备、耗油设备产生油垢、油蜡、积灰和积碳时,通常采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存在效率不高,清洗产生的废液污染严重,处理困难大且费用高。有的根本无法清洗,只能通过更换来解决问题。
水系被细菌藻类污染后,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药剂处理或加水稀释换水、过滤等方法。存在着效果差、二次污染严重、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去除油类、细菌藻类、水垢和菌泥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药剂、无需停机清洗,杀菌灭藻、清洗效率高,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新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思路是:
根据细菌、藻类、水垢、油垢、菌泥、积碳、积灰产生和存在的共性特点,制作一种具有离原感应功能的新功能材料,该材料具有感应分离裂解功能,依其释放的能量破坏污染物、附着物的大分子团结构,使其成为小分子团,继而酥松、脱落、溶解于流体中,达到清洗、防垢、杀菌灭藻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之灭藻清洗材料,是由钒,硒和磷,氮化硼,配制而成。这些原材料的纯度均应等于或大于98.2%;三者配制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过度金属钒78-80%、非金属硒磷17-19%、非金属化合物氮化硼0.5-1.0%。
所述硒、磷之间的重量份配比是5∶2±0.4。
该灭藻清洗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非金属硒、磷磨成粉,细度小于250目,制粉的加工过程在小于-26PASI真空度的条件下完成;(备用)。
2.将金属钒放在中频炉中加热融化,至沸腾;
3.将氮化硼加入熔融的钒液中,用钨棒搅匀;
4.当钒溶液降温至2400-2500℃时,在18T(A/M的强磁场下对钒溶液进行定向处理-形成金相组织的有序排列;
5.加入硒、磷粉均匀搅拌,保证粉状物分布均匀;在大于20T(A/M)的强磁场感应中,保证金相组织之排列结构具有方向性。
6.用模具浇铸,并加工成型。
7.在8-10T(A/M)强磁场环境、温度1000-1300℃的条件下,用陶瓷红外线调整内部晶体结构。
所述用陶瓷红外线调整内部晶体结构,系指:在密封气氛炉中,将材料放置于陶瓷红外线电热板上;用温控调整温度,控制温度1000-1300℃。以其微观共振感应的原理,实现调整内部晶体结构的目的。
使用时,将本发明之离原感应功能材料,以捆绑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需要处理水垢、油垢的设备或管道外侧,或直接放置在待处理的水中、油中,使用温度范围-20度-+270度。依该感应材料释放的能量,破坏污染物、固着物的大分子团结构,形成小分子团,产生感应分离裂解,酥松、脱落、溶解于流体中,达到清洗、防垢、杀菌灭藻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省去了传统技术的药剂处理和停机处理过程,无污染和二次污染。
2.不停机清洗水垢、油垢、菌泥、积碳、积灰,清洗效率在96%以上,并将原污染物转化成有用物质。。
3.省去药剂生产运输中所需费用,杜绝因垢菌藻所造成的能力和能效浪费,综合节能超40%以上。
4.设备和系统故障率低,使用周期(寿命)延长2倍以上。
5.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只是传统工艺的5-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叙述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灭藻的感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之灭藻清洗材料,是由钒、硒和磷、氮化硼配制而成,三者配制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过度金属钒80%、非金属硒磷18%、非金属化合物氮化硼0.8%。这些原材料的纯度均等于或大于98.2%。非金属硒、磷之间的重量份配比是5∶2.4。
该清洗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相荣,未经陈相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