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互联网中实时信息交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2018.0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季伟;马京晖;程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季伟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8;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圣通专利事务所 11238 | 代理人: | 杨非;黄薇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网 实时 信息 交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应用领域,特别指一种在互联网实时信息交互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广告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它是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发布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目前在互联网上应用的网络广告形式如下:
1、网幅广告(包含Banner、Button、通栏、竖边、巨幅等):
网幅广告是以GIF、JPG、Flash等格式建立的图象文件,定位在网页中大多用来表现广告内容,同时还可使用Java等语言使其产生交互性,用Shockwave等插件工具增强表现力。
2、文本链接广告:
文本链接广告是以一排文字作为一个广告,浏览者通过点击该文本链接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广告页面。这是一种对浏览者干扰最少,但却较为有效果的网络广告形式。
3、电子邮件广告:
电子邮件广告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廉的特点,且广告内容不受限制。
4、赞助式广告:
赞助式广告多种多样,比传统的网络广告给予广告主更多的选择。
5、与内容相结合的广告:
广告与内容的结合可以说是赞助式广告的一种,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更像网页上的内容而并非广告。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这类广告都会有明显的标示,指出这是广告,而在网页上通常没有清楚的界限。
6、插播式广告(弹出式广告):
访客在请求登录网页时强制插入一个广告页面或弹出广告窗口。它们有点类似电视广告,都是打断正常节目的播放,强迫观看。插播式广告有各种尺寸,有全屏的也有小窗口的,而且互动的程度也不同,从静态的到全部动态的都有。浏览者可以通过关闭窗口不看广告,但是它们的出现没有任何征兆,而且肯定会被浏览者看到。
7、富媒体
一般指使用浏览器插件或其他脚本语言、Java语言等编写的具有复杂视觉效果和交互功能的网络广告。这些效果的使用是否有效,一方面取决于站点的服务器端设置,另一方面取决于访问者浏览器是否能查看。
8、其它新型广告
视频广告、路演广告、巨幅连播广告、翻页广告、祝贺广告、论坛版块儿广告等等。
9、EDM直投
通过软件向目标客户,定向投放对方感兴趣或者是需要的广告及促销内容,以及派发礼品、调查问卷,并及时获得目标客户的反馈信息。
10、定向广告
可按照人口统计特征,针对指定年龄、性别、浏览习惯等的受众,投放广告,为客户找到,精确的受众群。
但在当前的互联网网络广告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多数互联网网络广告不能通讯,不能与用户的计算机传输信息;
2、多数互联网网络广告不能以较高的频率和较高的并发传输信息;
3、一些互联网网络广告可以与本机传输信息,但不能与服务器传输 信息;
4、一些互联网网络广告可服务器传输信息,但仅提交一次并不能持续传输信息,而且也不能高并发多人交换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互联网网络实时信息交互的方法,它可实现在互联网网络广告中实时多人交互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在用户通过浏览器点击访问在互联网网站中的某个广告位置时,首先,可以通过该广告资源服务器获得该广告的资源文件;然后再提供信息交换服务器与服务器或其他广告收看者交换信息。
一种在互联网实时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网络访问广告展示位;广告展示位的内容和数据分别通过广告资源服务器和信息交换服务器提供;其中,广告资源服务器主要是提供广告的素材;信息交换服务器提供信息的交换与存储。
所述的信息交换服务器,包括:用户浏览器、fastcgi输入模块、运算模块、内存盘模块、高速缓存模块、http输出模块。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首先,用户浏览器通过互联网网络访问发出的请求,由fastcgi输入模块输入到运算模块中运算;运算模块再将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存模块中,并与高速缓存模块交互处理信息;当处理完毕后将结果写入内存盘模块中;再经http输出模块输出到用户浏览器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使互联网广告以较高的频率和较高的并发传输信息;不但可以与本机传输信息,而且还可以与服务器传输信息;能高负载的持续传输信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季伟,未经刘季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