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转直流电源供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41830.1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弘;陈义雄;谢庆星;吴秉臻;黄志荣;林立韦;张书铭;叶俊宏;吴添福;叶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秦小耕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108号伟***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转 直流电源 供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转直流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源供应器设在变压器二次侧的整流二极管因消耗功率大,造成电源供应器输出低电压时转换效率不佳。因此,如图1所示,现有电源供应器100的变压器5的二次侧52改以消耗功率较低的MOS开关M2来取代整流二极管,并以一同步整流控制器6来检测MOS开关M2的源极S到漏极D电压VDS,据以控制MOS开关M2导通与否,使变压器5二次侧52的MOS开关M2在二次侧52的电流降至零点时先截止,再令变压器5一次侧51的MOS开关M1导通,亦即工作于非连续导通模式(DCM)。但此一工作模式的转换效率相较于连续导通模式(CCM)或临界模式(CrCM)较差。
而当电源供应器100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下,其需在变压器5的二次侧52的电流仍高于零点时,即将变压器5一次侧51的MOS开关M1导通,并同时令二次侧52的MOS开关M2截止,但由于二次侧52的MOS开关M2截止时间过慢,会造成一次侧51与二次侧52的MOS开关M1、M2同时导通,使二次侧MOS开关M2因瞬间流过电流过大而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转换效率的直流转直流电源供应器。
本发明直流转直流电源供应器,包括一变压器、一整流滤波电路、一第一功率开关、一第二功率开关、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及一讯号转换电路。
该变压器具有一初级线圈及一次级线圈,该初级线圈的一端接受一输入电压;该整流滤波电路对该次级线圈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滤波,以输出一直流电压;该第一功率开关具有一与该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电耦接的第一端,一接地的第二端及一受控端;该第二功率开关具有电耦接在该次级线圈与该整流滤波电路之间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以及一受控端;该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与该第一功率开关的该受控端电耦接,并产生一脉冲宽度调制讯号以控制该第一功率开关导通与否;该讯号转换电路与该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电耦接,以根据该脉冲宽度调制讯号产生一控制讯号,该控制讯号与该脉冲宽度调制讯号反相并延迟一预设时间,且该第二功率开关的该受控端与该讯号转换电路电耦接并受该控制讯号控制,使该第二功率开关的导通时间与该第一功率开关的导通时间相错开。
较佳地,该讯号转换电路包括一讯号延迟电路及一隔离组件,该讯号延迟电路将该脉冲宽度调制讯号反相并延迟该预设时间以产生该控制讯号,并将该控制讯号输出至该隔离组件,使经由该隔离组件输出给该第二功率开关的该受控端。其中,该隔离组件是变压器、光耦合器、光耦合继电器、IGBT与SCR其中之一。
较佳地,该讯号转换电路包括一讯号延迟电路及一变压器,该讯号延迟电路将该脉冲宽度调制讯号延迟该预设时输出至该变压器,且该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反相,使该延迟后的脉冲宽度调制讯号由该变压器的一次测输入并由二次侧反相输出而产生该控制讯号。
较佳地,该次级线圈的一端与该整流滤波电路电耦接,另一端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的该第一端电耦接,且该第二功率开关的该第二端接地。或者,该第二功率开关的该第一端与该次级线圈的一端电耦接,其第二端与该整流滤波电路电耦接,且该次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控制第一功率开关的脉冲宽度调制讯号反相并延迟一预设时间所产生的控制讯号来控制第二功率开关,使第一功率开关与第二功率开关不致同时导通,使得电源供应器能工作在界于非连续导通模式(DCM)与连续导通模式(CCM)之间的一新的工作模式下,而具有相较于非连续导通模式(DCM)更高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源供应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源供应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3(A)是本实施例控制第一功率开关的PWM讯号的波形示意图;及图3(B)是本实施例控制第二功率开关的控制讯号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直流转直流电源供应器的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变压器1、一第一功率开关M1、一第二功率开关M2、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器2、一讯号转换电路3及一整流滤波电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