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单体支撑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1521.4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单体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蓄电池单体支撑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蓄电池生产中,蓄电池单体装填进壳体内部时,单体底部与蓄电池壳体底部内表面接触的方式一般是:单体底部与蓄电池壳体底部直接接触,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会有蓄电池用极板的金属粉尘脱落积聚在蓄电池壳体底部,当这种金属粉尘穿透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吸液隔板时,导致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出现微短路或完全短路,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锐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单体支撑片,且具有操作方式简便、成本低、可有效延长寿命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蓄电池单体支撑片,其特征在于蓄电池用单体支撑片可分成两部分:纵向的连接片和横向的支撑片,且纵向的连接片在横向的支撑片下部;单体支撑片可以依据蓄电池应用环境选择由PP材质或是ABS塑料材质制作。操作时,将单体支撑片按照纵向的连接片在横向的支撑片下部的方向放置到蓄电池壳体单个单格蓄电池槽底部,单体装填进入蓄电池壳体内部时,单体与横向的支撑片相接触,保持单体与蓄电池槽底部隔离出一定的空间,当金属粉尘脱落聚集到蓄电池槽底部时,不会有金属粉尘直接与单体底部接触,避免了金属粉尘穿透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吸液隔板并导致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出现微短路或完全短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蓄电池单体支撑片,具有操作方式简便、成本低、可有效延长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蓄电池单体支撑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电池单体支撑片操作放置示意图。
图中,1.支撑片,2.连接片,3.蓄电池单体,4.蓄电池壳体单个单格蓄电池槽,5.蓄电池槽底。
具体实施方式
操作时,仿照图2蓄电池用单体支撑片操作放置示意图,将图1中的蓄电池用单体支撑片按照纵向的2连接片在横向的1支撑片下部的方向放置到图2蓄电池用单体支撑片操作放置示意图中的4蓄电池壳体单个单格蓄电池槽的5蓄电池槽底,将3蓄电池单体装填进入4蓄电池壳体单个单格蓄电池槽内部时,3蓄电池单体与纵向的2连接片相接触,使得3蓄电池单体与5蓄电池槽底隔离出一定的空间,当有金属粉尘脱落后将聚集到5蓄电池槽底时,不会有金属粉尘直接与3蓄电池单体的底部接触,避免金属粉尘穿透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吸液隔板并导致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出现微短路或完全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