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40651.6 | 申请日: | 201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9/16;G06K19/06;G06Q30/00;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片的结构,具体涉一种药片、药粒、药丸等颗粒药品的防伪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药品及保健品的防伪措施,几乎都是在包装物上加贴防伪标签或加印防伪标记。现已出现大量这样的“调包造假”案例:用电吹风吹热防伪标签上的不干胶,使不干胶失去粘力后,完整地揭起防伪标签再粘贴于假冒产品上;或者,回收用过的药盒等包装物,再装入假冒药品,以假充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防伪药片,以克服现行“调包造假”现象。
本发明一种防伪药片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伪药片,包括包装物(1)及其内的药片(2),其特征在于:
①药片(2)内部或/和表层,参杂有一些可食用的、与药料(3)颜色不同的、随机分布的色粒辅料(4);
②每一包装单元内的药片(2)至少配设有一个检索号(5);也即在每一包装物(1)上或在每一药片(2)上,印设有检索号(5);
③药片(2)上色粒辅料(4)的随机分布特征被拍照,其照片对应检索号(5)存储备案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库中;
④消费者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网,通过输入检索号(5)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照片,再通过观察比对药片(2)上色粒辅料(4)的随机分布特征、是否与照片上记录的随机分布特征相符,来判定药片(2)真伪。
为了方便识别、提高防伪效果,所述一种防伪药片,其至少包括下列特征之一:
①所述检索号(5)与数据库所在网站的网址(5)组合成二维码(7),其二维码(7)印刷在包装物(1)上;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7),自动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照片;
②消费者通过掰开药片(2),观察药片(2)断面上是否具有色粒辅料(4),来进一步判定药片(2)真伪;
③所述药片(2)表面包裹有透明糖衣层;
④所述药料(3)是透明的。
本发明所述药料(3),泛指药片(2)上除色粒辅料(4)以外的成份。
本发明所述色粒辅料(4),泛指一种可以食用的、肉眼可清晰识别的、各种形状的、与药料(3)颜色不同的、微小颗粒物;最好是另外几种颜色的药料(3)制成的色粒。如药品胶囊粉碎后的碎片、淀粉球珠、明胶颗粒、药料色粒、膳食纤维条,中草药原材料碎屑等。其长度或粒径最好为0.3~4m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伪药片”,泛指各种药片、药粒、药丸、保健含片,例如钙片、糖片、含片、虫草含片、人参含片、口香糖等。
本发明所述的检索号(2)可以是自然顺序号码,也可以是任何文字、字母或其组合的具有惟一性的信息,包括条码、二维码等。
本发明所述的包装物(1)可以是药盒、铝塑泡罩、软包装袋等包装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药片(2)上色粒辅料(4)的随机分布特征,构成了每一粒药片(2)独有的防伪标记,防伪标记与药片(2)合为一体,不可分离,可彻底防止背景技术所述的“调包造假”现象。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伪药片被包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伪药片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包装物、2-药片、3-药料、4-色粒辅料、5-检索号、6-网址、7-二维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选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药品胶囊用胶料卷,将其切成多种几何形状的碎片,然后混合伴匀,从而制成粒径约0.8mm的三色色粒辅料(4)备用。
准备4份淀粉、1份明胶液体、4份虫草粉,将它们作为药料(3)备用。再准备1份色粒辅料(4),将它们混合搅匀,然后送入药片成型机,压制成一粒粒虫草含片——药片(2)。这样制成的虫草含片,其表面必然露出一些随机分布的色粒辅料(4)。这些随机分布的色粒辅料(4),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几乎没有两个一样的。换言之,每一粒虫草含片上随机分布的色粒辅料(4),构成了其独有的防伪标记。
将一粒粒虫草含片装入泡罩包装机,包装成如图1所示的铝塑泡罩。
网址(6)、二维码(7)可事先印刷在药用包装铝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未经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