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188.5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前久保义明;浮田优;梁川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为了实现卷轴的小型化等而将卷轴的安全带插通孔距卷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被设定得短。因此,在这样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安全带插通孔在卷轴中与供扭转轴设置的扭转轴收容孔连通。在这样的构成中,以扭转轴与卷轴的连结部分不干涉安全带的方式将扭转轴中的与卷轴的连结部分不设定于安全带插通孔侧。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273191号说明书
扭转轴中的与卷轴的连结部分虽由相对于扭转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形成的突起构成,但这样的突起从卷轴受到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被分成旋转切线方向的成分和旋转半径中央侧的成分。此处,由于这样的突起未设定于安全带插通孔侧,所以突起受到的旋转力的旋转半径方向中央侧的成分将扭转轴向安全带插通孔侧推压。因此,在扭转轴从卷轴受到的载荷的平衡的观点上,仍然残留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提高扭转轴从卷轴承受的载荷的平衡的安全带卷绕装置。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具备:卷轴,该卷轴的安全带插通孔的两端在外周面开口,从上述安全带插通孔的一端插通的安全带被卡止于上述安全带插通孔的另一端侧,并且上述安全带插通孔与沿着中心轴线贯通的扭转轴收容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扭转轴收容孔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旋转限制部,该旋转限制部的内周形状为朝向上述中心轴线侧开口的凹形状,并且在上述安全带插通孔的内周部中的与上述扭转轴收容孔连通的连通部分侧形成有载荷施加部,该载荷施加部相对于围绕上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向以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的内侧倾斜;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具有能够相对于上述卷轴相对旋转的锁止基座,并通过进行动作来限制上述锁止基座向与拉出方向对应的方向的旋转,该拉出方向为从上述卷轴拉出了上述安全带时的上述卷轴的旋转方向;以及扭转轴,该扭转轴的一端侧以相对于上述锁止基座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与上述锁止基座连接,并且嵌合突起和载荷承受部形成在该扭转轴的比与上述锁止基座连接的部分更靠另一端侧,上述的嵌合突起以嵌入上述旋转限制部的方式从主体部分的外周部突出形成,上述的载荷承受部以外周面的一部分相对于围绕上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向上述径向的外侧倾斜而与上述载荷施加部对置的方式从主体部分的外周部突出形成。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在卷轴的扭转轴收容孔设置有扭转轴。扭转轴在其一端侧相对于构成锁止机构的锁止基座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与锁止基座连接。与此相对,在该扭转轴中的比与锁止基座的连结部分更靠另一端侧,从扭转轴的主体部分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嵌合突起。与该嵌合突起对应地,在卷轴的扭转轴收容孔形成有旋转限制部。
旋转限制部为向卷轴的中心轴线侧开口的凹形状,且在该旋转限制部的内侧嵌入嵌合突起。若扭转轴相对于卷轴欲相对旋转,则旋转限制部的内周部(特别是朝向围绕中心轴线的方向的面)与嵌合突起干涉。由此,嵌合突起相对于卷轴的相对旋转、进而扭转轴相对于卷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
因此,若锁止机构进行动作而限制锁止基座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则经由扭转轴限制卷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由此,限制安全带从卷轴的拉出。
另一方面,在限制锁止基座向拉出方向的旋转的状态下,若超过扭转轴中的与锁止基座以及卷轴这双方连结的连结部分之间的机械强度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即,欲拉出安全带的拽拉力)被施加于卷轴,则在与锁止基座以及卷轴这双方连结的连结部分之间在扭转轴产生扭转变形。施加于卷轴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即,欲拉出安全带的拽拉力)的一部分被提供给该扭转轴的扭转变形从而被吸收。并且,卷轴向拉出方向旋转该扭转轴的扭转变形的量,从而安全带从卷轴被拉出该卷轴的旋转的量,从而佩戴安全带的乘客能够向车辆前方移动。
然而,若对卷轴施加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则旋转限制部向拉出方向推压嵌合突起。该推压力相对于拉出方向偏向卷轴的中心轴线侧。由于安全带插通孔与扭转轴收容孔连通,因此在扭转轴收容孔与安全带插通孔的连通部分不存在扭转轴收容孔的内周部,在该部分未形成有旋转限制部。
因此,在扭转轴收容孔与安全带插通孔的连通部分,不产生旋转限制部施加于嵌合突起的力。然而,在安全带插通孔的内周部的与扭转轴收容孔的连通部分侧形成有载荷施加部,与该载荷施加部对应地,从扭转轴的主体部分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载荷承受部。载荷施加部相对于围绕中心轴线的方向(卷轴的周向)向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的内侧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 下一篇:印章及用于自行上墨印章之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