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185.1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圣付;高强;陈敏敏;吴建青;吴学军;李宏元;李冠军;吴月华;刘嘉茵;孙晓东;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筏板抗浮锚杆抗拔 检测 试验 组合式 工具 方法 | ||
1.一种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所述抗浮锚杆(1)的端部带有弯头,包括两块悬挂钢板(5)、一根支撑横梁(2)、两个支墩(7)、一个千斤顶(6)、一根反力梁(4)、一个锚具(8)、一个千分表(9)和一个基准梁(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悬挂钢板(5)平行设置,自上而下依次开有穿梁孔(16)、穿筋孔(17)和锚具孔(18),上述三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两个支墩(7)分别固定于抗浮锚杆(1)的两侧,所述支撑横梁(2)的两端支撑在支墩(7)上,所述千斤顶(6)支撑在支撑横梁(2),所述千斤顶(6)顶面设置有反力梁(4),所述反力梁(4)插入穿梁孔(16),所述锚具(8)穿过锚具孔(18),其由两块矩形块体对拼而成,两者之间通过连接螺栓C(15)连接,所述连接螺栓C(15)的两端长出锚具孔(18),所述锚具中心开有倒圆台状的锚杆孔(8.1),所述抗浮锚杆(1)穿过锚杆孔(8.1),其弯头自穿筋孔(17)伸出,所述抗浮锚杆(1)上连接有千分表(9),所述基准梁(19)和抗浮锚杆(1)之间设置有水平标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梁(4)为工字钢,其翼缘和腹板之间设置有加固板(14),所述加固板(14)通过连接螺栓B(13)与反力梁(4)的腹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2)由两根型号相同的工字钢平行相对设置,两块工字钢的腹板通过连接螺栓A(3)拉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2)靠近悬挂钢板(5)的腹板上设置有腰部加强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梁孔(16)大小为 mm,上边缘距悬挂钢板(5)上边缘100mm,其侧边缘距离悬挂钢板(5)侧边缘为125mm;所述穿筋孔(17)大小为mm,其下边缘距悬挂钢板(5)下边缘330mm,其侧边缘距离悬挂钢板侧边缘为125mm;所述锚具孔(18)大小为mm,其下边缘距悬挂钢板(5)下边缘100mm,其侧边缘距离悬挂钢板侧边缘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锚杆孔(8.1)的顶直径为180mm,底直径为66mm,其高度与锚具(8)的高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7)为圆钢管,其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上垫板(10)和下垫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7)和下垫板(11)之间设置有加劲板(12)。
9.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进行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平整场地,在待测筏板抗浮锚杆位置组装抗拔检测试验组合式工具;
步骤二,分级加压加载千斤顶(6),每级荷载加载完毕,立即读取千分表(9)上的位移量;
以后每隔5min测读一次,当连续4次测从千分表(9)上读出的抗浮锚杆(1)的拔升值均小于0.01mm时,认为在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已达到稳定状态,可继续施加下一级上拔荷载;
步骤三,当抗浮锚杆(1)拔升量持续增长,且在1小时时间间距范围内未出现稳定的迹象,或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使上拔力保持稳定,试验终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筏板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分级值为拟施加最大荷载值的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1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满液式水源热泵机组回油管路
- 下一篇:空调冷媒流动控制装置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