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啮合式制冰机碎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9840.1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5/04 | 分类号: | F25C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杨东明;邱江霞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制冰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内啮合式制冰机碎冰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一种碎冰设备,其包括一驱动齿轮1’,一在驱动齿轮1’驱动下转动的从动齿轮2’,将冰导出的导冰器及若干用于将冰打碎的碎冰刀片8’。碎冰刀片8’与驱动齿轮1’同轴穿套,并与驱动齿轮1’联动。
为防止冰块长期冷冻放置,与壳体发生凝结,而使冰无法取出,因此还设有用于将冰取出的搅冰器3’。从动齿轮2’为一中空结构的环状结构,从动齿轮2’内同心嵌设有一搅冰器3’。
然而,使用中发现,现有的这种碎冰装置处于需要取出整冰的整冰模式下,也只出碎冰,其碎冰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无论驱动齿轮逆时针运转还是顺时针运转,搅拌轮在从动齿轮驱动下都会跟随其强制运转。这样,现有的碎冰装置不管是整冰模式还是碎冰模式时,都是处于不停地搅拌状态,故而具有较高的碎冰率,影响了整冰模式下的出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制冰机碎冰装置存在整冰取出时碎冰率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改善整冰取出的碎冰率,且同时又不影响碎冰机搅冰性能的内啮合式制冰机碎冰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内啮合式制冰机碎冰装置,其包括一驱动齿轮,一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其特点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具有一中空的轮体,所述制冰机碎冰装置还包括一搅冰器,及一组铰设于所述从动齿轮与搅冰器之间的内啮合式棘轮组件,用于当所述从动齿轮顺时针运转时,使所述搅冰器处于静止状态汲取整冰;当所述从动齿轮逆时针运转时,所述搅冰器运转从而汲取碎冰;所述搅冰器同轴套设于所述从动齿轮的轮体内。
通过上述结构,当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就能利用内啮合式棘轮组件间的动作,带动搅冰器运转;而当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使内啮合式棘轮组件滑过搅冰器的轮齿,从而使搅冰器不运转。这样,就能实现在制冰机碎冰装置的驱动齿轮顺时针运转处于整冰模式时,搅冰器停止转动,从而汲取整冰冰块;而在当驱动齿轮逆时针运转而处于碎冰模式下时,驱动棘爪带动搅冰器正常运转,获得所要的碎冰冰块。
较佳地,所述搅冰器为一棘轮,所述内啮合式棘轮组件包括:
一铰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上的驱动棘爪;
一端铰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上的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另一端抵设在所述驱动棘爪的顶面,用于将驱动棘爪压合在所述搅冰器的轮齿内。
通过驱动棘爪与弹力件的配合动作,可以使得当从动齿轮顺时针运转时,驱动棘爪在板式弹簧的压迫下贴合在搅冰器上的轮齿内,当驱动棘爪随着从动齿轮运转时,则搅冰器,也即棘轮,即在驱动棘爪的带动下强制运转,从而得到所要的碎冰冰块。
较佳地,所述弹力件为一板式弹簧。
较佳地,所述从动齿轮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内啮合式棘轮组件铰设于所述凹槽内。即驱动棘爪与弹力件的一端均分别与凹槽铰接。
较佳地,所述搅冰器的本体还连接一搅冰杆。
较佳地,所述搅冰杆与所述搅冰器的本体相套设。
较佳地,所述制冰机碎冰装置还包括:若干同轴穿套于所述驱动齿轮上的碎冰刀片,相邻的两所述碎冰刀片彼此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若干碎冰刀片,可以切割冰块,得到所要的碎冰。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制冰机碎冰装置,采用内啮合式棘轮棘爪机构,可使整冰汲取时碎冰率下降,降低了制冰机整冰取出时的较高碎冰率,同时还不影响碎冰机搅冰性能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制冰机碎冰装置。
图2为本发明的内啮合式棘轮组件与驱动齿轮装配时的装置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驱动齿轮顺时针运转时,驱动棘爪与搅冰器处于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4为图2中的驱动齿轮逆时针运转时,驱动棘爪与搅冰器处于结合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