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9515.5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诚;郭小强;魏宝泽;魏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隔离 型光伏 并网 逆变器 | ||
1.一种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是由光伏电池阵列模块、六个可控开关管和两个电感组成,其特征在于:直流母线的“+”端分别与可控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可控开关管S2的集电极相连接,可控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可控开关S3的集电极和可控开关管S5的集电极相连接;直流母线的“-”端分别与可控开关管S5的发射极和可控开关管S6的发射极相连接,可控开关管S6的集电极与可控开关管S4的集电极和可控开关管S2的发射极相连接;可控开关管S3的发射极和可控开关管S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感L1的一端与可控开关管S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网的“+”端相连接,电感L2的一端与可控开关管S6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网的“-”端相连接。
2.一种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步骤如下:
a.在电网电压正半周期内,开关S4一直导通,可控开关管S1和可控开关管S6同时导通或关断,而可控开关管S2、可控开关管S3和可控开关管S5一直关断;采用SPWM调制控制可控开关管S1、可控开关管S6导通或关断,当可控开关管S1、可控开关管S6导通时,并网电流的流通路径为:直流母线“+”端→可控开关管S1→电感L1→电网→电感L2→可控开关管S6→直流母线“-”端→直流母线“+”端;当可控开关管S1、可控开关管S6关断时,并网电流的流通路径为:节点“a”→电感L1→电网→电感L2→可控开关管S4→可控开关管S3的反并联二极管→节点“a”;
b.在电网电压负半周期内,可控开关管S3一直导通,可控开关管S2和可控开关管S5同时导通或关断,而可控开关管S1、可控开关管S6和可控开关管S4一直关断;采用SPWM调制控制可控开关管S2、可控开关管S5导通或关断,当可控开关管S2、可控开关管S5导通时,并网电流的流通路径为:直流母线“+”端→可控开关管S2→电感L2→电网→电感L1→可控开关管S5→直流母线“-”端→直流母线“+”端;当可控开关管S2、可控开关管S5关断时,并网电流的流通路径为:节点“b”→电感L2→电网→电感L1→可控开关管S3→可控开关管S4的反并联二极管→节点“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5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精确定位信息辅助的基站切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按压式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