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煤泥分选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9400.6 | 申请日: | 201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文;刘惠杰;郭启凯;王洁;宋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煤泥 分选 工艺 | ||
1.一种粗煤泥分选工艺,其特征在于,分选步骤如下:
第一步:原煤首先进入第一脱泥筛,得到第一筛下物和第一筛上物;
第二步:第一筛下物进入煤泥桶,用泵直接打入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分选,得到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底流物和溢流物;
第三步: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底流物进入第二脱泥筛脱泥,得到第二筛下物和第二筛上物;三锥角水介旋流器溢流物进入第三脱泥筛脱泥,得到第三筛下物和第三筛上物;
第四步:第二筛上物和第一筛上物混合进入重介系统进行分选;第三筛上物进入煤泥离心机或沉降过滤离心机离心分离,得到离心液和精煤;
第五步:第二筛下物、第三筛下物以及离心液混合在一起进入煤泥水系统处理,煤泥水系统的煤泥水直接进入浮选环节或者直接进入浓缩环节回收处理;
上述第一脱泥筛孔径为Φ1-2mm;
上述第二脱泥筛孔径为Φ0.5mm;
上述第三脱泥筛的孔径为Φ0.25mm。
2.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脱泥筛、煤泥桶和三锥角水介旋流器;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的底流管通向第二脱泥筛,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的溢流管通向第三脱泥筛;第三脱泥筛底部设有煤泥离心机。
3.一种粗煤泥分选工艺,其特征在于,分选步骤如下:
第一步:原煤首先进入第一脱泥筛,得到第一筛下物和第一筛上物;
第二步:第一筛下物进入煤泥桶,用泵直接打入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分选,得到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底流物和溢流物;
第三步: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底流物进入第二脱泥筛脱泥,得到第二筛下物和第二筛上物;三锥角水介旋流器溢流物进入第三脱泥筛脱泥,得到第三筛下物和第三筛上物;
第四步:第二筛上物和第一筛上物混合进入重介系统进行分选;第三筛上物直接混入精煤;
第五步:第二筛下物和第三筛下物混合在一起进入煤泥水系统处理,煤泥水系统的煤泥水直接进入浮选环节或者直接进入浓缩环节回收处理;
上述第一脱泥筛孔径为Φ1-2mm;
上述第二脱泥筛孔径为Φ0.5mm;
上述第三脱泥筛的孔径为Φ0.25mm。
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脱泥筛、煤泥桶和三锥角水介旋流器;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的底流管通向第二脱泥筛,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的溢流管通向第三脱泥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4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流延复合的编织布铝膜
- 下一篇:一种高效无臭有机肥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