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用的医疗废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9107.X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巍;宋俊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格兰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用 医疗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用的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属于环境保护、特殊行业废水处理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废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其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水质均一性差,而且混杂一定数量的致病细菌、病毒等。针对医疗废水,现有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法、生物膜法等,对于可生化性好的废水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存在活性污泥运行稳定性差的缺点,对于可生化性较差的医疗废水效果不明显,很多乡镇医院只停留在进行简单消毒即进行排放阶段,存在很大隐患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同时造成了水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弥补上述技术缺陷,针对可生化性不好的医疗废水通过一次生物回流絮凝,一次高分子絮凝处理,结合以MBR分离为主的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的处理方法,消毒后的废水可回收冲厕用,即能达到处理效果,又能达到废水重复利用,起到节约水源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回用的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厌氧及生物絮凝处理—好氧处理—高分子絮凝处理—MBR反应器处理—消毒回收处理。
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格栅过滤和集水,以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并将不同时间段排出的废水收集,达到水质比较均匀的目的;
(2)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酸化,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采用曝气系统对泵入好氧池的废水进行曝气,溶氧在3mg/L以上;
(4)调节pH值为7.5-8.5,每吨废水投加20-80g 聚合氯化铝;
(5)用提纯型超滤膜系统将活性污泥、沉淀物、及菌体等截留;
(6)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后进行回用。
在所述的厌氧及生物絮凝处理和好氧处理中,当污泥量过多时,厌氧和好氧过程所产生的剩余污泥泵入溶胞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50-100g/L,采用超声波破碎,上清液回流至厌氧反应器,进行生物回流絮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针对可生化性差的医疗废水进行高效处理,实现一次生物回流絮凝、一次高分子絮凝处理及MBR膜式反应,不但起到了污泥减量的效果,还弥补了原有处理方法中消毒阶段后立即排放的缺陷,处理消毒后的废水水质好,可回收冲厕用,即能达到处理效果,又能达到废水重复利用,节约水源的目的,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预处理—厌氧及生物絮凝处理—好氧处理—高分子絮凝处理—MBR反应器处理—消毒回收处理;
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格栅过滤和集水,以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并将不同时间段排出的废水收集,达到水质比较均匀的目的;
(2)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酸化,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采用曝气系统对泵入好氧池的废水进行曝气,溶氧在3mg/L以上;
(4)调节pH值为7.5,每吨废水投加50g 聚合氯化铝;
(5)用提纯型超滤膜系统将活性污泥、沉淀物、及菌体等截留;
(6)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后进行回用。
在所述的厌氧及生物絮凝处理和好氧处理中,当污泥量过多时,厌氧和好氧过程所产生的剩余污泥泵入溶胞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80g/L,采用超声波破碎,上清液回流至厌氧反应器。
实施例二
预处理—厌氧及生物絮凝处理—好氧处理—高分子絮凝处理—MBR反应器处理—消毒回收处理;
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格栅过滤和集水,以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并将不同时间段排出的废水收集,达到水质比较均匀的目的;
(2)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酸化,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采用曝气系统对泵入好氧池的废水进行曝气,溶氧在3mg/L以上;
(4)调节pH值为8.5,每吨废水投加60g 聚合氯化铝;
(5)用提纯型超滤膜系统将活性污泥、沉淀物、及菌体等截留;
(6)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后进行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格兰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格兰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