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7218.7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史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4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因高频传输的要求,一种具有高传输频宽的Display Port(显示器插接端口传输接口,以下称Display Port),其被视为数字视讯传输的后继者,不仅可以较少的线路达到高传输频宽,且传输频宽可达到一定的要求,几乎为现今数字视讯传输的标准规格。但是随着电子产业朝小型化趋势发展,又被开发出另一种Mini Display Port(微型传输接口,以下称Mini Display Port)接口,以适应更小的产品上面,且可以达到轻薄的目的。
现有的Mini Display Port接口包括绝缘本体及端子,该绝缘本体两侧设有凹槽,端子分别自上下两侧组装入绝缘本体的凹槽内,该种上下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结构,不利于电连接器的稳定性,一般该电连接器设有定位端子焊接脚的呈平板状的定位件,该定位件设有通孔,以供端子焊接脚穿过,因该定位件为一平板结构,端子会裸露在外面,所述端子会受到干扰及外界灰尘的侵入,影响端子的信号传输。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护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及定位在绝缘体的若干个端子,该绝缘体具有中间部、自中间部一端凸伸的舌板及另一端凸伸的安装部,端子包括位于中间部后侧的竖直段、自竖直段一端延伸在舌板上的接触部及另一端延伸出安装部的焊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绝缘体后侧的且呈L形的定位保护体,该定位保护体具有位于安装部侧的水平定位部及位于中间部后侧的竖直保护部,该保护部设有收容端子竖直段的收容空间,定位部设有供端子的焊接部穿过的槽孔。
改进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持在绝缘体外的遮蔽体,该遮蔽体设有环绕舌板外侧的对接框。
改进方案:所述保护部远离水平定位部端设有固持孔及位于固持孔两侧斜面,遮蔽体的对接框后侧设有插入该固持孔的固持片及倾斜搭接在保护部的斜面上的一对弯折片。
改进方案:所述遮蔽体设有连接对接框后侧且位于安装部外的遮蔽片,该遮蔽片的两侧设有朝安装部弯折的弹片及延伸出安装的焊脚片。
改进方案:所述绝缘体包括第一本体及与第一绝缘体相互固持的第二本体,端子包括定位在第一本体的第一端子及定位在第二本体的第二端子。
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固持部及上述安装部,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与固持部固持的基部及凸伸出基部的上述舌板,该固持部与基部相互固持在一起成上述中间部。
改进方案:所述固持部的下侧设有突起,基部的上侧设有与该突起相互固持的凹口。
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一本体成型,且包括凸伸舌板上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第二端子与第二本体及定位块一体成型,且包括凸伸在舌板上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
改进方案:所述舌板、中间部及安装部的连线呈Z形。
改进方案:所述安装部设有收容腔,定位保护体的水平定位部收容在收容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绝缘体后侧安装有呈L形的定位保护体,竖直保护体可以将端子收容在定位保护体内,可防止端子与外界接触,而受干扰,水平保护体可以定位端子,以防止被折弯,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将定位保护体移开的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去掉遮蔽体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2所述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4所示去掉定位保护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8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图1及图2所示,电连接器具有绝缘体1、固持在绝缘体上的若干端子2、遮蔽体3及安装在绝缘体后侧且呈L形的定位保护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7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