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人睡眠时的温度调节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6703.2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斯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温度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人在休息睡觉时的温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人在睡觉的时候,卧室中也开启空调,空调使整个卧室环境致冷,而实际上,人所需要的不过是自身周围的环境降温而已。比如就像供氧一样,我们并不需要给整个房间供氧,而仅需要自身呼吸所需的耗氧量。因而,用空调给整个卧室环境制冷,造成了能量的消耗。同样地,在寒冷的冬天,现有的技术也只是利用空调或暖气片为整个卧室房间供暖,供暖区域大,造成了能量的消耗。如果利用电热毯取暖,电热毯需要预热,且电热毯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节能的在人睡眠时的温度调节方法。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在人睡眠时的温度调节方法,其包括:
Step 1:提供一种空调被,所述空调被内设有送风管;
Step 2: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风机、蒸发器、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体机;
Step 3:所述空调器将已处理过的空气通过送风管送入空调被内,从而达到为空调被调节温度,实现人在睡眠时为人体周围的局部区域环境调节温度。
本发明所述空调器与所述空调被相结合使用,所述空调器所产生的冷/热风送入所述空调被内的送风管内,实现在人休息睡眠时,为人体周围的局部区域环境调节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温度调节的区域,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实用和节能的完美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空调器和与该空调器相结合使用的空调被。
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风机2、蒸发器3、冷凝器6、以及毛细管4和过滤器5。
所述蒸发器3和冷凝器6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体机,放置在室内中。该空调器冷凝形式采用风冷,所述冷凝器6利用风机2吸收空气,即相当于传统的送风机和冷凝器共用风机。
如图2所示,该空调被用于在人睡眠时,覆盖在人体上。在炎热的夏天或寒热的冬天通过空调被来调节温度,使人在舒适的温度下睡觉。
该空调被包括被子主体11,和设于所述被子主体内送风管22,所述送风管22置于被子主体内部,两头的端口伸出被子主体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管2为橡皮软管,以螺纹状盘旋于被子主体内。在送风管22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设有出风孔(图中未示出),出风孔朝向被子主体的内侧,即在人睡觉时朝向人体的方向。
本发明通过送风管22把处理过的空气(冷空气或热空气)送入被子主体内,送风管22两头的端口都是入风口,防止送风管受压产生局部堵塞,大大加强送风的稳定性。送风管每隔一段距离开一定大小的空洞,即出风孔,开孔方向朝向人体一侧,使处理过的空气通过渗透实现对被内温度的控制。通风模式采用只送不回,用以保持被内正压,防止被外空气渗透。该通风模式能够很快实现对被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需求。
所述空调器的工作方式是: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1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6。同时轴流风机2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6,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5、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3,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后又进入压缩机,如此循环。
所述空调器与空调被结合的工作方式:风机2首先从室内抽风,一部分送入冷凝器6,对冷冻水进行风冷;一部分经过蒸发器3冷却通过送风管22送入空调被内,实现调节空调被内的温度。当人在睡眠时,使用空调被覆盖在人体之上,空调被内的送风管通入空调器送入的冷风(即冷空气),从而使空调被内的环境得到降温,即为人体周围的局部降温。
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与蒸发器集成一起,相对于将传统的空调室外机和室内机结合成一体机。这不仅简化了空调器本身的结构,还大大简化了其安装工作。虽然,这种结构的空调器在对整个房间的温度调节不能满足要求,但是所述空调器与所述的空调被相结合,实现在人睡眠时,为人体周围的局部区域环境调节温度,减少了温度调节的区域,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实用和节能的完美结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斯,未经李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6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蚝粉、蚝精粉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基于双摄像头图像复合的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