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及配置有这种装置的提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6182.0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波;马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波 |
主分类号: | D03C3/36 | 分类号: | D03C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提花 开口 装置 配置 这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开口装置,用于高速提花织造,属于提花机开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曲柄摇杆即连杆开口技术原理为提花开口机构的普选原理,偏心轮原理结构其中一种曲柄的变形设计。
公告号为CN101831743B的提花机提刀传动装置(参见图1)使用八个独立的偏心轮分置于左右墙板两侧。其中,四个大偏心轮02(左墙板04外侧、右墙板05内侧各置1个不可见)共同驱动提刀组06和提刀组07的四条后铰连接杆08上下交替运动,以形成后开口;四个小偏心轮03(左墙板04外侧、右墙板05内侧各置1个不可见)共同驱动提刀组06和提刀组07的四条前铰连接杆09上下交替运动,从而形成前开口。然而该装置在技术上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单独加工的八个偏心轮均为单独安装于主传动轴01上,在安装时很难保证偏心轮组相对安装角为180°或0°,无法保证提刀组06上升至最高极限点位置时提刀组07同时(步)下降至最低极限点位置,反之亦然。
更为严重的是:在织造工艺调整过程中,当提刀组06或提刀组07处于最高位置时,需要转动大偏心轮02或小偏心轮03在主传动轴01上的安装角位置,从而确定相应提刀组最大开口时间。而在最大开口位置时,前摆臂10和后摆臂11均处于摆动最大极限角位置,即大、小偏心轮02、03均处于最大偏心量输出位置,而此时,即使各偏心轮在主传动轴01上的人工安装角度误差很大,由于前、后摆臂10、11产生的的摆动角位移较小(甚至肉眼不能发现),使得各偏心轮的安装角误差不易被察觉,据此直接导致大偏心轮02或小偏心轮03无法同步驱动以实现提刀组06、07的相对180°时间差的上下交替运动,最终结果是导致通过提刀组06和07引导提针竖钩并使吊挂于提针竖钩的综线所连的用于提拉经纱的综眼产生不利于织造的跳动。同时由于八个偏心轮所驱动的八个连杆组的不同步,会引起主传动轴01和整机较大的振动。上述问题直接产生的不利影响则是使得该装置在织造过程中上下开口不同步、开口不清晰、经纱断头率高、织造效率低下。
2、该装置的主传动轴01处于整机机架及左右墙板的上部,导致驱动主传动轴01的主动力源重心偏高,整机振动较大,从而会使装置开口状态不稳定的同时增加易损件。
3、该装置左右各布置一件墙板,使得位于两墙板之外部分的主传动轴所承受的悬臂力矩较大,轴上各受力构件亦处于悬臂状态因而运动传递不稳定,且墙板为钢板件,这样墙板的吸振性能差,机架刚性不足,安装于墙板上的各承载轴承所承载荷较大,属于主要易损件,从而影响整机寿命。
鉴于上述分析,现有提花机提刀传动装置结构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提刀架交替上下往复运动同步性精度高、织造开口清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中,内外提刀架、短长提刀组的内外提刀机构进行交替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具有摆臂轴的摆动机构与单个主传动轴之间的运动传递实现,转动设置于左、右主墙板的主传动轴上装备有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的偏心轮连杆机构,所述偏心轮连杆机构有四套,对称分布于左、右主墙板附近,且均同步装备于主传动轴上,每套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具有相等偏心量、结构对称的单件连体偏心轮、设于连体偏心轮上的二条连杆,而在内外提刀架的同侧端上方均布置有这种摆臂轴的摆动机构,所述摆臂轴自左、右主墙板平行延伸形成,各摆臂轴在各主墙板两侧附近装备有通过升降杆与内、外提刀架同向端角相连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和用于带动所述摆臂轴摇摆的连杆摆臂,各摆动机构的连杆摆臂、活动摆臂与相对应的一套偏心轮连杆机构的一条连杆、另一条连杆分别连接。
上述升降杆均为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在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检测与对应的固定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用于检测与对应的活动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在主墙板上开设有相应的基准孔。
上述基准孔由上止点基准孔、初始位置基准孔、下止点基准孔组成,其中,
1)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交替与对应的上止点基准孔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上止点位置;
2)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交替与对应的下止点基准孔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下止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波,未经张军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6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安全梯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修用管道包遮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