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先向浇铸模中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浇铸工艺及专用浇铸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5874.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舒拉;苗钊;孟春光;李波涛;尹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先 浇铸 模中通入 保护性 气体 工艺 专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铸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先通入保护性气体保护浇铸的模铸工艺,还涉及到该工艺中专用的浇铸口。
背景技术
在钢铁浇铸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设备是敞口的铸造箱,该铸造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中的敞口铸模,在对钢液浇铸时,将钢液由钢液通道通入铸模,钢液在浇铸过程中上方的钢渣会隔离空气,从而使钢液避免受到氧化,而实际生产中,还是会有部分的氧气会氧化钢液,从而使成品钢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浇铸方式和冶炼设备进行改进,使冶炼出来的钢铁具有更高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预先向浇铸模中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浇铸工艺,适合铸锭工艺中的下注法,即在对钢液浇铸的过程中,充入保护性气体到铸造箱中,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避免钢液与氧气接触被氧化。
预先向浇铸模中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浇铸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浇铸口覆盖住,在铸模上方盖上顶盖,然后从浇铸口下方的通气口中预先向中铸管通入保护性气体,保护性气体由中铸管经浇铸通道进入铸模中,待保护性气体充满铸模后,移走覆盖物,从浇铸口中将钢液由中铸管经浇铸通道注入到铸模中。
优选的,上述的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任一种。
更优选的,上述的保护性气体为氩气。
实现预先向浇铸模中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浇铸工艺中专用的浇铸设备,该设备包括浇铸口和与浇铸口相连接的中铸管,中铸管下方有浇铸通道,浇铸通道与铸模相连通,浇铸口的侧壁或中铸管上部的侧壁上有将保护性气体通入至中铸管中的通气口,铸模上方开口处有一与之相配合并与铸模活动连接的顶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预先通入保护性气体保护浇铸的模铸工艺,在钢液铸造之前,就通入保护性气体,能更加彻底的隔绝氧气和钢液,使钢液避免受到空气的氧化,从而提高成品钢的质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浇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浇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铸口,2-覆盖物,3-通气口,4-钢液,5-中铸管,6-浇铸通道,7-铸模,8-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预先向浇铸模中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浇铸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浇铸口1覆盖住,在铸模7上方盖上顶盖8,使从浇铸口1到铸模7口之间的空间成为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然后从浇铸口1下方的通气口3中预先向中铸管5通入氩气,氩气由中铸管5经浇铸通道6进入铸模7中,待氩气充满铸模7后,移走覆盖物,从浇铸口1中将钢液由中铸管5经浇铸通道6注入到铸模7中。该覆盖物2由马粪纸制作而成,其形状与浇铸口相配合,充氩气时由该覆盖物2将浇铸口盖住,再在覆盖物2上方放置一重物,在浇铸前移除重物,以钢液的热量焚毁覆盖物,实现铸流导通。以上的覆盖物2也可以由其它材质制成,例如铁板等。
实现预先向浇铸模中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浇铸工艺中专用的浇铸设备,该设备包括浇铸口1和与浇铸口1相连接的中铸管5,中铸管5下方有浇铸通道6,浇铸通道6与铸模7相连通,浇铸口1的侧壁上有将氩气通入至中铸管5中的通气口3,铸模7上方开口处有一与之相配合并与铸模7活动连接的顶盖8。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口位于中铸管5上部的侧壁上,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
- 下一篇:洗手盆上专用的分体式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