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和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5641.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旺;肖春;胡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1 | 分类号: | F16D25/061;F16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一种用于传递或切断发动机动力的装置。离合器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担负着将动力与发动机之间进行切断与连接的工作。
目前,机械领域动力传递过程所使用的离合装置大多为片式离合器。片式离合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具体为:不联动状态时,作用力推动分离叉,向膜片弹簧的中间部位按压分离轴承,膜片弹簧的中间部位被推入,弹簧外侧附近的一组销使得弹簧将压盘从离合器盘上拉开,由此离合器从旋转着的发动机上分离。联动状态时,弹簧会向离合器盘方向推动压盘,从而挤压飞轮,由此可将发动机锁定到变速器输入轴上,使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旋转。此种离合器的缺陷主要在于:换挡时动力结合的平顺性不佳,离合器片易磨损,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离合器和工程机械,以解决现有离合器动力结合的平顺性不佳,离合器片易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其包括:与输入轴同轴联动的主动盘;所述主动盘设有柱塞腔,所述柱塞腔内设有柱塞;所述柱塞与所述柱塞腔的内壁密闭贴合;套设于所述主动盘外部的从动盘,所述从动盘设有柱塞槽,且所述柱塞槽与所述柱塞腔相对设置;与所述从动盘同轴联动的输出轴;液压控制机构,用于向所述柱塞腔内供油。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相通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柱塞腔相通;单向阀,其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通,出油口与所述柱塞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机构还包括:溢流阀,其进油口与所述柱塞腔相通,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电磁比例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柱塞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柱塞腔内,其外端套设有所述柱塞。
进一步地,所述柱塞腔的个数为多个,且沿所述主动盘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从动盘的柱塞槽的个数为多个,且沿所述从动盘的内圆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柱塞槽间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从动盘外部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一侧的前盖,和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的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承;所述前盖上设有输入轴承槽,所述输入轴承安装于所述输入轴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安装于所述前盖的外侧,且所述前盖设有与所述控制阀和所述单向阀相通的第一油道,所述主动盘内设置与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柱塞腔相通的第三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盖和所述主动盘之间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三油道相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其利用主动盘上的柱塞与从动盘直接作用作为动力传递的方式,并通过液压控制机构控制柱塞和从动盘的联动关系,实现离合器的动力输入和切断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动力结合时,柱塞腔内的液压油逐渐增多,柱塞腔内的油压逐渐升高,柱塞也是逐渐被锁定在柱塞槽内,从动盘受到的扭矩也随之逐渐变大,因此动力结合较为平顺。
仅在动力结合时柱塞与从动盘才有相对运动,换挡结束后柱塞与从动盘同速转动,二者无相对运动,有效减少柱塞与缸体的磨损,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若液压控制机构若还设置有溢流阀,当离合器输出端载荷过大时,溢流阀还可对发动机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设有上述任一种离合器,由于上述任一种离合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离合器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离合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离合器的爆炸图;
图3为主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从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控制阀 2 溢流阀
3 单向阀 4 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制砂水洗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拼装式组合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