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35630.5 | 申请日: | 2012-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涩川壮史;井上直幸;田中恭子;萩原信一郎;筱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B3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行驶 驱动 装置 | ||
1.一种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桥壳,其以非旋转状态安装于自卸车的车身,且前端侧成为筒状的转向节并开口;轴,其在该桥壳的转向节内沿轴向伸长地设置,并被驱动源旋转驱动;车轮安装筒,其通过车轮侧轴承可旋转地设于所述转向节的外周侧,并供车轮安装;以及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设置于该车轮安装筒与所述转向节之间,并将所述轴的旋转减速而向该车轮安装筒传递,
将构成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一部分且通过支承销可旋转地支承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以非旋转状态安装于所述转向节的开口端侧,
所述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向节与所述行星齿轮架之间设置筒状连结部件,该筒状连结部件形成为由其他部件构成的筒状体,并在内周侧插通所述轴,
该筒状连结部件构成为其轴向的一侧外周与所述转向节的开口端内周侧花键结合,轴向的另一侧外周与所述行星齿轮架的内周侧花键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连结部件的外周侧设置:第一外花键部,其位于轴向一侧并与所述转向节花键结合;第二外花键部,其位于轴向另一侧且直径比该第一外花键部的直径更小并与所述行星齿轮架花键结合;以及环状的阶差部,其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外花键部之间并沿周向延伸,
在所述转向节的开口侧端面设置末端定位器,该末端定位器对在所述转向节的外周侧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安装筒的所述车轮侧轴承进行定位,
在该末端定位器的内周侧设置防脱部,该防脱部与所述筒状连结部件的所述阶差部抵接,从而防止所述筒状连结部件从所述转向节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末端定位器上形成油路,该油路位于所述末端定位器与所述转向节的开口侧端面之间并从径向外侧向内侧延伸,将供给至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引导至所述外花键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连结部件上设置润滑油导向件,该润滑油导向件将通过所述油路导入的所述润滑油引导至所述第一、第二外花键部中的所述第一外花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向节的内周侧设置:轴部轴承,其在内轮侧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轴的轴向中间部;以及轴承定位器,其在所述转向节的内周侧以固定状态支承该轴部轴承的外轮侧,
在该轴承定位器上设置定位突起,该定位突起朝向所述筒状连结部件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突出,通过与该端面抵接来在所述转向节内且在轴向上定位所述筒状连结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卸车的行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连结部件将花键的直径设定为300mm以上,将花键的齿宽与直径的比率设定为(直径)/(齿宽)<2.5,
所述筒状连结部件与转向节的花键结合部、以及所述筒状连结部件与行星齿轮架的花键结合部构成为对各自的齿面实施凸面加工或铲齿加工,从而在齿宽整体上使各齿面的齿面接触均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6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丁烯/α-烯烃嵌段互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