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34687.3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杨智;徐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咳喘 慢性 支气管炎 内服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表现为:咳声低弱、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咯痰稀薄、自汁畏风、烦热口干、颜面潮红、舌质淡红、苔少等。目前,国内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该中药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百合、山药各9-12克,川贝母6-7克,万丈深、白背杨各15-18克,白绿叶18-20克。
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该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中药配方原料价格低廉,取料容易,可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其治疗思路是润肺益气、定喘止咳。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重润肺益气,兼顾整体平衡。药物中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山药具有补肺健脾、固肾益精作用,川贝母具有润肺散结、止咳化痰作用,万丈深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消食理气作用,白背杨具有祛痰止咳、消炎平喘作用,白绿叶具有止咳定喘、行气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润肺益气、定喘止咳的功效,以达到治愈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成本低、制备易、毒副作用小、疗效较好。
使用方法:
1、本中药为内服汤剂药物。
2、用量:每天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
3、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4、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百合、山药各9克,川贝母6克,万丈深、白背杨各15克,白绿叶18克。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百合、山药各12克,川贝母7克,万丈深、白背杨各18克,白绿叶20克。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过程:2006年至2011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68岁,其中30-50岁患者37例,占80%。患病时间最短者20天,最长者4年,其中41例患病时间在20天至1年之间。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每天一剂,10天为一疗程,治疗二个疗程即停药。
诊断标准:一种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所治疗的疾病,其症状确定为:咳声低弱、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咯痰稀薄、自汗畏风、烦热口干、颜面潮红、舌质淡红、苔少等。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患者服药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服药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服药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
治疗结果:用本发明中药治疗肺虚咳喘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6例,服药7天痊愈2例,服药10天痊愈9例,服药11-20天痊愈24例,服药二个疗程后好转11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23%,二疗程内治愈率为76%,有效率为100%。患病时间在20天至1年之间的41例患者,服药二个疗程后,痊愈33例,治愈率占80%,另8例症状明显减轻;患病时间在1年以上的5例患者,服药二个疗程后,2例痊愈,治愈率占40%,另3例症状呈好转态势。另外,对全部治愈的35例患者追访3个月,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占5%。由此分析,本发明药物对病程较短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病程较长者,复发率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杰,未经何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制动系统管路即插式T型可调向快插接头
- 下一篇:一种软管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