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菌剂、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4392.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16;C12N1/20;C05F17/00;C05F11/08;C12R1/74;C12R1/465;C12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复合菌剂、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分为非专性寄生与专性寄生两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根侵染真菌,如腐霉菌(Pythium spp.)引起苗腐和猝倒病、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专性寄生是植物微管束病原真菌,典型的象尖孢镰(Fusarium oxysporum)、黄萎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um)等引起的萎蔫、枯死。根病的严重程度受根端分泌物成分和浓度的左右。因此,抑制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活动就成为保护根系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基础。
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土传病害会造成环境污染,药物残留对人体身体健康有害。同时,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病原菌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因而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防治失败。鉴于此,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方向。生态防治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植物病害防治理念,通过向土壤引入拮抗微生物、培肥土壤和提高土壤中生物多样性等措施,进而使土壤微生态达到平衡,最终通过土壤中不同生物之间的拮抗与竞争实现对土壤病害的防治。由于土壤有益生物的一般抗性不可能对所有病原菌有效,因此需要专门接种那些对己知病病害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但是,尽管人们己知很多微生物对土传病害有抑制作用,但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和遗传多变性等原因,要筛选高效的菌株仍需要大量研究工作。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将一种单一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引入土壤一般很少能达到长期抑制病害的目的。因为,这种新接入的微生物将无法与己存在的微生物进行竞争或因土壤中食物来源不足而从土壤中消失。同样,这些菌也不易直接接入栽培基质或有机肥料中,因为这些菌的接种成功与否与栽培基质或有机肥中有机物的分解水平直接相关,新鲜的有机物质因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能抑制这些菌产生其寄生所需的一些酶而不能支持其生物防治功能。因此,要成功接种这些微生物就必须使有机肥稳定至足以使生物防治功能菌大量繁殖并可能为成为优势菌群的水平。但是过度腐殖化的有机肥又因缺乏活性有机物质也不能支持大量微生物的繁殖与生存。因此,只有处于这两个极端的有机物质分解水平才可以支持生物防治功能。
近年来,尽管生产优质有机肥方面的技术日益成熟,但要将筛选出的高效有益微生物引入有机肥生产过程中,并生产具有特种病害防治功能的有机肥生产技术方面尚很困难。首先,不同微生物生活所需的适宜条件很不相同,因此有机肥的生产工艺需要依不同的有益微生物进行调整。其次,在优质堆肥生产过程中何时接入有益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将接入过早,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将会杀死接入的微生物。如果接种过晚,则会因堆肥内其它微生物的大量存在和盐分浓度高等原因使接入的菌无法大量繁殖。如果让有机肥生产不经过高温阶段,又会因堆肥原料本身无害化程度低和腐熟度不高等影响堆肥的品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试验筛和研究,提供一种有效防治土传病害的复合菌剂、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菌剂,包含以下菌体: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CTCC No.AY92045、乳糖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CICC23626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CTCC No.M207093。
所述复合菌剂中菌体由菌落形成单位数目比为(1-10):(0.1-1):(0.1-1)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CTCC No.AY92045、乳糖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CICC23626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CTCC No.M20709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