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象关联的Android嵌入式界面及程序框架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4249.7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孙文鹤;冯剑;李杨;赵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7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象 关联 android 嵌入式 界面 程序 框架 生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ndroid嵌入式界面及程序框架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对象关联的Android嵌入式界面及程序框架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兴起,尤其是智能手机和MID的普及,针对移动设备的开发与研究成为热点。在移动终端程序的开发过程中,有很多界面的开发,对于界面的开发具有许多移动终端程序的界面开发工具。如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VS2005)就提供了可视化的WinCE程序的界面开发功能,开发者可以使用这种拖拽的方法生成来开发自己的WinCE程序界面和程序框架结构,开发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关键的业务代码进行编写。而对于同为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上的Android程序的开发,多数开发中使用的Eclipse等开发工具中只提供了界面设计的功能,并不具有在开发界面的同时生成程序框架结构的功能,另有某些开发工具只能提供Android界面的设计,对基本的Android程序框架也并未提供,局限性大,功能过于单一,所以虽然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开发Android程序,但对于程序中界面控件引用的依赖关系的维护难度比较大,研发过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并未实现主流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方式。并且这种重复的查找引用依赖的过程,会使得开发工作量增大,降低了开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上的Android程序的开发不具有在开发界面的同时生成程序框架结构的功能且未提供基本的Android程序框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象关联的Android嵌入式界面及程序框架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
基于对象关联的Android嵌入式界面及程序框架的生成系统,它包括,
用于拖拽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生成Android应用程序运行时的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的装置;
用于在界面窗口中显示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的信息的装置;
用于修改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的属性的装置;
用于将程序框架代码与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进行映射,并在程序框架代码中相应位置生成事件处理代码的装置;
用于将程序框架代码和控件对象的关联关系进行映射,在程序框架代码的相应位置生成事件处理代码的装置;
用于将程序框架代码和关联关系进行映射,在程序框架代码的相应位置生成事件处理代码的装置;
用于在程序框架代码窗口中显示程序框架代码的装置;
用于通过设置对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的属性对控件对象的大小和显示内容进行预设的装置;
用于添加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对象的关联关系的装置;
用于处理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对象所承载的业务数据的赋值和变换的装置;
用于维护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对象关联对应表信息的装置。
基于对象关联的Android嵌入式界面及程序框架的生成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用于拖拽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生成Android应用程序运行时的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的步骤;
用于在界面窗口中显示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的信息的步骤;
用于修改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的属性的步骤;
用于将程序框架代码与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进行映射,并在程序框架代码中相应位置生成事件处理代码的步骤;
用于将程序框架代码和控件对象的关联关系进行映射,在程序框架代码的相应位置生成事件处理代码的步骤;
用于将程序框架代码和关联关系进行映射,在程序框架代码的相应位置生成事件处理代码的步骤;
用于在程序框架代码窗口中显示程序框架代码的步骤;
用于通过设置对布局对象及控件对象的属性对控件对象的大小和显示内容进行预设的步骤;
用于添加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对象的关联关系的步骤;
用于处理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对象所承载的业务数据的赋值和变换的步骤;
用于维护Layout嵌入式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对象关联对应表信息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