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3147.3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邵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 病毒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试剂盒,适用于各种组织、细胞、血液及其它体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定量检测。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密切相关,是一个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0亿人被证明有乙肝感染,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9位。我国属于世界上HBV感染高发区,全国约1.3亿人是HBV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2300万,占全球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总携带率的近50%;60%的人受过HBV的感染,在某些人群中甚至高达79%;8%~10%的人为HBsAg携带者。此外,患慢性肝炎的病人中约有80%以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受HBV慢性感染的人群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相对危险性至少增加300倍。据世界卫生组织1983年报告,全世界的原发性HCC中大约80%都与HBV慢性感染相关。每年我国在病毒性肝炎的直接治疗方面费用约有500亿元(不包括保健品费用、影响学习、就业和工作等造成的间接损失)。早期诊断HBV相关指标对控制乙肝蔓延、确立正确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病毒家族,是已知最小的动物DNA病毒之一。HBV基因组结构独特,由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组成,其两条链核酸的长短不一。在HBV-DNA的长链上有四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即S区、C区、P区和X区,分别编码HBsAg、HBcAg、HBeAg、DNA多聚酶和X蛋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是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两对半”指的是HBsAg、HBeAg、HBcAb、HBsAb、HBeAb,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免疫状态,但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更不能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由于HBV感染者不同时期可有多种不同的血清学标志模式,对于这些模式的不同临床意义,非传染病专业医师很难准确掌握。由于HBV是DNA病毒,因此HBV DNA的检测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的指标,HBV DNA阳性即反映有完整的病毒颗粒的复制,是判断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指标,同时,HBV DNA还可作为判定HBV药物疗效的一个极有意义的临床指标。现在临床上主要采用酶联免疫法对HBV表面的免疫标记物进行检测和定量.但是酶联免疫的特异性不高.且灵敏度相对较低.假阴性率高。九十年代后,PCR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已用在乙肝病毒的检测中,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缩短了分析时阀,实现了对HBV DNA的定量检测,可以准确的判断HB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但是这些检测技术还存在各种缺陷,且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普及。因此,开发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HBV DNA的技术是未来HBV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常用的HBV DNA定量检测方法有杂交法、PCR(聚合酶链反应)、COBAS Amplicor技术和bDNA等技术。使用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是国际公认的PCR定量方法的金标准,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其主要特点是:由于采用了内对照,能有效地监控病毒核酸的抽提、扩增的效率,能够消除反应体系中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标本初始状态时靶核酸的含量。但由于其配套试剂极其昂贵,很难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bDNA在HBV DNA定量测定中线性范围的下限较高,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有限。
杂交法是基于核酸分子组成的碱基可通过配对互补结合。带有标记物的DNA或RNA片段能与互补的核酸序列特异结合,这种片段称为核酸探针。HBV的核酸探针有DNA探针和RNA探针两种。核酸探针法的主要特点是敏感性、特异性都较强,但检测灵敏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转轴模具的推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