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塔测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3146.9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楼文娟;金晓华;黄志秋;金小明;王东;沈国辉;王衍东;王振华;刘万群;陈雄伟;朱映洁;吴培烽;邱昊;吴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塔测压 方法 | ||
1.一种输电塔测压方法,其包括输电塔模型,所述输电塔模型由多条杆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为中空杆件,在所述杆件上布置多个测点,连接测点的管线从中空杆件内部走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包括主材、斜材和辅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材包括第一斜材和第二斜材,所述辅材包括第一辅材、第二辅材和第三辅材,所述中空杆件的形状为L形,选取输电塔模型中的任一段作为布置测点的对象,多个所述测点布置在迎风面的一根主材、迎风面的一组辅材和背风面的一组斜材上,所述主材的管线从主材内部向地面走出,所述第一斜材和第二斜材的管线从斜材内部走出后紧贴L形主材内侧向地面走出,所述第一辅材的管线从辅材内部走出后紧贴L形主材内侧向地面走出,所述第二辅材和第三辅材的管线从辅材内部走出后直接向地面走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点布置在所述L形杆件内外两侧,每根布置有测点的中空杆件上布置有多个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与斜材的交接处、主材与辅材交接处及斜材与辅材的交接处粘结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斜材的交接处采用粘结连接和螺栓连接,且所述输电塔模型中L形杆件的连接朝向与实际输电塔角钢之间连接朝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件由多块材料拼装而成,需要布置测点处开设有测压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的直径小于辅材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斜材和辅材的材质均为轻质大刚度杆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电塔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模型中的杆件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式杆件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式杆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1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